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可圈可點

http://www.CRNTT.com   2013-10-11 09:06:50  


馬英九昨天在“雙十慶典”發表講話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評論文章《“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可圈可點》指出,昨天馬英九的“雙十講話”有兩點新意,其一是一反過去類似講話講兩岸關係部分內容置於較後位置的做法,而是將兩岸關係排在第一序列,亦即是將其施政方針——具體來說就是扭轉當前經濟政治悶局的得力措施,首先寄望於兩岸關係;其二是以“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的現象語言,強調了一個中國原則,並以“習蕭APEC會”及張志軍與王郁琦互稱官銜,來暗示自己對在“APEC”的場合實現“習馬會”有著極大的期待。文章詳論如下:

  馬英九在今年“雙十慶典”上的表現,大多數人的關注焦點,都投注在馬英九與王金平的互動之上。並聲情並茂、津津樂道地描述了馬英九與王金平一道戴了草帽,馬英九先後兩次與王金平握了手,“馬王互動”有多少分鐘之久……等細節。這當然是當前人們所關心的重大議題,畢竟“九月政爭”幾乎撕裂了國民黨,並將會給國民黨長期執政的願景帶來陰影,甚至是將會嚴重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因此,馬英九刻意在“慶典”上,向著所有的電視觀眾釋放出“馬王和”的信號,確是可以讓人們放下心頭大石,從而可以轉為專心拼經濟。但昨日的“馬王和”是否只是表面現象甚至是“煙幕彈”,仍在進行“冷戰”?還很難說。但畢竟握手是幹架要好,希望這是國民黨回復團結的開始。

  其實,在關注兩岸關係發展的人來說,更是注視著馬英九的“雙十講話”,將會怎樣說,是否會打破悶局,踏進“深水區”,進行兩岸政治對話。而昨日馬英九的“雙十講話”,在兩岸關係方面的內容,雖然仍然是老生常談,不過,卻也有著一些新意,其一是一反過去類似講話講兩岸關係部分內容置於較後位置的做法,而是將兩岸關係排在第一序列,亦即是將其施政方針——具體來說就是扭轉當前經濟政治悶局的得力措施,首先寄望於兩岸關係;其二是以“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的現象語言,強調了一個中國原則,並以“習蕭APEC會”,及張志軍與王郁琦互稱官銜,來暗示自己對在“APEC”的場合實現“習馬會”,有著極大的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