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錫耶納的日與夜

http://www.CRNTT.com   2014-01-04 10:27:43  


在每年一度的賽馬節盛事上,市政廣場作為比賽場所,外圍便是跑道。
 
廣場與教堂,古老與現代

  當晚在Le Tre Donzelle住下,一宿無話。次晨被雨聲吵醒,聽了半晌,發現是垃圾車,清理聲音特別大。走在8點鐘的錫耶納街道上,清清爽爽,一改昨晚略臟的印象。

   結賬時,我忍不住問店主,門口掛著的銅牌是什麼意思?那上面寫著“Zbigniew Herbert 1924-1998”,我能確定那是波蘭大詩人赫伯特的名字,但其餘文字都是意大利文。店主用意大利文飛快解釋了一通,當然仍舊一頭霧水。只好拍照片了事。據LP上說,Le Tre Donzelle的前身是13世紀的一家小客棧,想不到還有這樣一筆文學掌故。回國後查資料方知,1975年至1981年,赫伯特曾多次到過錫耶納,就住Le Tre Donzelle。而據博學的喬納森兄解釋,銘牌上寫的,便是赫伯特所作有關Le Tre Donzelle的詩句。

   清晨再次來到市政廣場時,發現的是另外一番景象:巨大的傾斜的廣場上除了我們四個人,只有旁邊路上的一架卸貨小車,偶有急匆匆的市民走過市政大廳門前,陽光從曼加塔處打來,把九等分的廣場切成了明與暗的兩部分。震撼依然。

  廣場中央是建於15世紀的歡樂噴泉。在錫耶納,很容易見到狼與孩子的標誌,傳說錫耶納由瑞摩斯之子建立,而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正由狼喂養長大。在中世紀,錫耶納和佛羅倫薩堪稱宿敵,佛羅倫薩屬於教皇黨,錫耶納屬於皇帝黨,曾多次發生戰爭。按佛羅倫薩的實力和名聲,千百年來,錫耶納一直處於可與之競爭的地位,已足以說明其實力。我們誤打誤撞在錫耶納一晚所見到的,要比在佛羅倫薩一天見到的還要深刻。

  錫耶納最出名的城市活動,也跟這廣場有關。每年夏天舉辦的賽馬會是當地盛事,亦起源於中世紀。當市政廣場作為比賽場所時,外圍便是跑道。9月初的早晨,當我撫摸市政廣場外圍墻上的一排系馬鐵環時,無法不感慨:何其古老,又何其現代!墻壁裡深陷的鐵環擊痕,證明了時間,也證明了某些不變的東西。它們並沒有被視為廢銅爛鐵清理到歷史的垃圾堆裡去。可惜我們無緣見識賽馬盛事,也無法想象到時這個巨大的廣場會是一番什麼景象。很巧,後來在一家書店看到一位本地畫家的畫册上,賽馬竟然從書頁裡奔跑出來,也算開了眼界。

   依然沿著市政廣場閑逛,找到該城另一處勝景—大教堂,意大利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12世紀動工,13世紀完工。構成教堂外觀的大理石墻面是喬凡尼皮薩諾設計的,錫耶納有心要把它建造成全意大利最大的教堂,後受阻於1348年的瘟疫。這裡還有教皇庇護二世的藏書樓和教堂附屬美術館,但和曼加塔、市政大廳的市立博物館等景點一樣,因為來得太早而無法瞻仰,只在大教堂的門口遠遠看了看內部最具有特色的大理石地面,上面繪著的是聖經故事。

   教堂另一邊的廣場上,迎著晨光開來了一輛小車,一對夫婦下車,擺上自己的水果攤。我們在墻下的石凳上坐下,休息。時間尚早,但我們準備離開錫耶納了。

   走進通往火車站的Via dei Montanini街,迎面走來了導游小旗高舉著帶領的隊伍,一撥撥遊客開始入城。我們滿意地退出了錫耶納,那感覺,似乎此地的寶藏已經被我們搶光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