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誰是美國最大的債主?

http://www.CRNTT.com   2013-10-29 11:07:44  


 
  美國一手造成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為了應對危機而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美國的債台高築以及圍繞要不要借更多債的政治鬥爭,已經在世界各地招致了潮水般的批評聲,這些都是美國咎由自取。但是,我認為我們在批評之前應該首先將那種荒謬的陰謀論撇除在外,否則我們便很難看清楚問題的真相。沒有一個國家在制定政策時會首先想著算計它國,而不是立足於本國現實,作為全球單極強國的美國更不會這樣。

  我並沒有為美國辯解的意思,但說到底,金融危機也好、債務違約也好,首先受到損害的且受損害最大的是美國自己。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比美元從全球儲備貨幣的寶座上跌落下來對美國損害更大了。其他國家當然一定會因為美國經濟的失敗和政策的錯誤而蒙受損失,但這顯然並非美國處心積慮的“陰謀”,而是不可避免地“累及他人”,因為美國太大、太重要了。其實中國也越來越如此,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和轉型必將深刻地影響到全世界。投資市場里有句話叫做:“中國打噴嚏,澳大利亞(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國家)就感冒”,足見中國的重要性。然而,恐怕很少有人會認為,中國經濟打噴嚏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目的就是為了讓澳大利亞(和其他許多國家)感冒。

  我其實非常同意李稻葵先生在那篇文章里的主張,中國的確應該減少對美元和美債、乃至美國經濟的依賴。只要中國不能降低在金融和商品兩個市場對美國的嚴重依賴——前者依賴美元,後者依賴美國的需求,我們就不可能擺脫淪為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被動犧牲品的命運。雖然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但以中國自身遼闊的幅員和龐大的人口,中國經濟原本完全有可能比現在擁有高得多的自足度和自主度。

  指控美國很容易,真正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卻並不容易。從政治或戰略的角度看,美國目前遇到的問題對中國及人民幣而言未始不是一個重大機會。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經歷艱苦的改革和轉型。同樣的道理,如果未來人民幣有機會取代美元的國際地位,那將是中國自身經濟實力增長的外部結果,而不是中國處處算計他國竊取來的果實。

  作者任職於上海商報社,曾任上海經濟報副總編輯、東方早報副主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