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政治僵局“動搖”美亞太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3-11-01 09:15:47  


 
  美國對華姿態或現微調

  “奧巴馬的缺席給中國創造了機會”,這基本上成為國際媒體的主流看法。倪鋒表示,雖然美國總統缺席亞太系列峰會不是中國造成的,但造成的客觀效果會讓美國感到失落,或產生受擠壓的感覺。“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在推進對華政策和亞太政策方面,行為上可能會更加激進。在影響力競爭上輸掉一局,美國就會考慮下次扳回一局。”在倪鋒看來,美國國內政治僵局肯定也會對中美關係產生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已經產生了。他分析稱,近年來中美關係出現動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的自我感覺不好,感覺不好就會產生焦慮,對中美問題的反應就可能會趨向激進。“最近美日外長加防長‘2+2會議’上,美國就對日本做了更多的承諾,這種趨勢可能會導致中美關係未來的局面更加微妙。”

  與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東亞國家從跟中國的外交互動中獲益不同,日本和菲律賓從奧巴馬爽約亞太之行得到的是淨損失。正因為如此,美國今後有可能在政策表態上對這兩個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國家做某種“過度補償”,從而給中美關係帶來麻煩。倪鋒認為,奧巴馬訪問亞洲計劃未能成行,肯定也會增加其亞太盟友的焦慮,導致這些盟友可能會向美國索要更多的承諾。“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為了維護盟友體系,在政策上就可能向盟友傾斜。比如在中國與日本、菲律賓的島嶼爭端問題上,美國相對模糊的立場就有可能轉向清晰。”

  “國內政治僵局久拖不決顯示出美國脆弱的一面,某種意義上美國會產生危機感。”周方銀說。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希望中國再給它製造麻煩,同時對中美博弈的成本收益也會更在乎。“不過,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短期內不可能獲得根本性解決,這對奧巴馬的外交會構成很大掣肘。而中美關係的穩定與否取決於雙邊和多邊等多個層面的博弈,美國國內政治綁架外交,對中國來說也並非壞事。”周方銀說,奧巴馬現在對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立場都表現得更加溫和了,這實際上說明他對外交戰略的預期整體上都降低了,這也決定了他在對華外交行為上不可能過度偏離正常軌道。

  LINK\鏈接

  漫長的“休假”

  美國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自10月1日到16日“關門”,約80萬政府雇員休假。美國情報系統、航天局、環境保護署、勞工部、內政部等部門均有超過50%的雇員被迫休假,其中航天局有97%的雇員休假,情報系統有約七成雇員休假。

  本文來自《南風窗》2013年第22期(2013.10.23出版),作者:《南風窗》記者 雷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