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空鼻症 殺醫血案的“幕後真凶”?

http://www.CRNTT.com   2013-11-02 09:54:59  


空鼻症患者將網上的一張維權圖PS成了自己的訴求
 
  空鼻症,一個未引起足夠重視的疾病

  空鼻症可能已經間接“謀害”了許多醫生,而這個疾病在中國大陸還非常“新鮮”。說它新鮮,不是因為患者不夠多,而是整個中國醫療界缺乏正視,對其的描述寥寥。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鼻科主任黃啟哲這樣解釋空鼻症:

  鼻腔有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加溫空氣的溫度及潤溼空氣中的水份的功能。但一旦因為不明原因或先前手術治療而導致鼻腔過度通暢,使鼻腔固有的功能喪失,那就形成所謂的“空鼻症候群”。手術不當造成的“空鼻症候群”,此類病人多因為先前過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或鼻竇炎而接受手術,將下鼻甲或者中鼻甲作過度的修除,而致鼻腔過度通暢,此時病人常會抱怨,咽喉乾燥或有異物、鼻塞、頭暈、睡眠品質差、胸悶和心情沮喪。

  這樣一種90年代中期才被國外醫生提出的疾病(英文名empty nose syndrome,ENS),其實也引起了一些大陸醫生的注意。早在2001年,白求恩醫科大學第三臨床學院耳鼻咽喉科的幾位醫生,就發表論文指出,在他們醫院1996~2000年間被診斷為空鼻綜合征的患者達14例。這些患者均經歷過包括鼻甲切除性手術在內的各種鼻腔手術,其中近半數已經伴有精神壓抑症狀。

  2011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等醫院的耳鼻咽喉科醫生,也發表論文指出空鼻綜合征病因與最常見的鼻黏膜破壞性手術有關,大約20%的患者會在下鼻甲切除後發展成空鼻綜合征。並“認為涉及鼻甲黏膜破壞性手術均須禁止,例如激光燒蝕,嚴重電灼等”,“呼籲耳鼻咽喉科醫生應以謹慎的態度來行鼻甲切除術,防止由於鼻甲手術後發生空鼻綜合征的後遺症”。而溫嶺殺醫案的凶手連恩青,正是接受了雙側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微創切除術。

  今年6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耳鼻咽喉科醫生也引用國外的最新研究,呼籲“對於任何鼻腔疾患,應首先採用規範的保守療方式,確實無效的情況下再採取手術治療,並杜絕任何無限度地擴大鼻腔容積的手術方式”、“廣大鼻科醫務人員審慎對待鼻甲切除術,切勿過度手術治療”。

  國外的醫療專家Passàli等的研究也表明,具有破壞性的鼻甲手術方式開展越多,投訴的患者也越多。

  上述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論文還指出,“很多時候,空鼻症的症狀易被醫務人員忽視,因為醫生無法清楚解釋這種寬闊鼻腔的患者岀現這種矛盾的鼻塞的原因”。而且CT檢查也是正常的,只會顯示患者鼻腔在術後變大。上述永川醫院的論文則更直接的指出,空鼻症是一種主觀性疾病,需要依靠患者對症狀的描述才能確定,單靠檢查是檢查不出來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空鼻症患者屢次複查結果均會顯示正常,為什麼連恩青拍了幾十張CT都沒有證明自己有病。

  遺憾的是,國內少數醫生的呼籲波瀾不驚,據空鼻症患者反映,他們到處求醫問診時,大多數醫生對這個疾病不甚了了,只有少數大醫院有水平的醫生可能知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