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面認識與把握中國經濟發展走勢

http://www.CRNTT.com   2013-11-05 09:03:41  


中國經濟仍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訊/剛剛公布的三季度各項指標,表明中國國民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這在整個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增多的情況下,實屬不易。全面認識和把握當前經濟走勢,應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到穩中有為,努力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實現穩增長。

  一、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認識與把握當前經濟形勢

  求是雜誌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文章表示,十八大報告,全面總結了過去5年的經驗,分析了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形勢,提出了到2020年的奮鬥目標和戰略部署,我們應以此為分析和把握當前經濟形勢的指導思想。特別是以下四點,應作為統一對經濟形勢認識的基礎。

  一是十八大提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中國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已持續了35年,目前增長潛力依然巨大。2012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90美元,遠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再經過10年努力,使人均GDP翻一番,達到1.2萬美元,將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省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1.7萬美元之前,都屬於快速增長期;超過1.7萬美元,速度才明顯下降。同時,許多國家的經驗也證明,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容易,但要進入高收入國家,就比較難了。在上世紀中葉,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達到3000美元以上,但最終能成為高收入國家的為數不多。目前中國正處於向高收入國家衝擊的爬坡階段。這次的國際經濟危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困難,但只要善於趨利避害,就能化挑戰為機遇。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時,由於我們應對得當,成功地把挑戰變成了擴內需的機遇。正是由於90年代後半期開始的大規模基礎設施、能源建設,才為進入新世紀以來長達10年的黃金增長期奠定了基礎。

  二是十八大提出發展仍然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目前我們面臨的環境污染嚴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鄉和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只能通過科學發展來解決。只有通過加強宏觀政策的引導,把社會資金引導到生態環境治理、引導到中西部和農村發展上,通過發展來提供更多更高收入的就業機會,加快公用事業的發展,才能使目前面臨的各類矛盾得到緩解,並通過進一步發展最終得到解決。把眼前出現的問題歸結為過去經濟增長速度過快帶來的,是偏頗的。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能通過發展來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