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石之瑜:國統綱領與青天白日的命運互換

http://www.CRNTT.com   2013-11-17 07:39:48  


 
  青天白日旗兩面作戰的遭遇,並不是特例。比如在緬邊境的國軍遺部,過去便夾在中緬之間。也並不是中國人才有這種政治尷尬的例子,在緬甸鄰居的印度尼西亞,當年反馬來西亞的親共勢力必須同時面對反共的印尼政府,腹背受敵。
 
  在張懸展旗事件之後,青天白日與台獨勢力合流的趨勢,已經更加明顯。因為大陸網民氣憤之餘,將青天白日蓋棺論定是張懸主張台獨的證據,迫使台灣年輕人不分黨派,他們沆瀣一氣的護旗,確認了本次事件中,青天白日旗只能站在反台獨的對立面,也就加盟成為替台獨效力的新符號。
 
  青天白日加盟台獨陣營後,產生好幾個令未來更加不確定的可能性。對台獨而言,這未必是歡欣鼓舞的消息。首先,爾後馬英九高舉青天白日旗的時候,不再能簡單視之為是反台獨,反而有潛力發展成是最能將台獨集大成的符號。這時候,對台獨可能有利,對民進黨則不利。
 
  其次,作為孫中山以降重要的政治符號,青天白日畢竟是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如果今天權宜地把青天白日當成整合台獨的工具,會不會弄巧成拙,經過再醞釀,反而讓台獨被整合到了中國近代史的傳承中去了。比如在保釣的時候,青天白日成為代表中國的一面旗幟,出現在釣魚島,這時大陸的憤青們不會反對青天白日。
 
  青天白日的政治含意翻雲覆雨不是旗幟本身決定的,而是當代的人們在互動中的情感發抒與策略選擇的結果。這可以與國統綱領所經歷的命運相比較。國統綱領是李登輝時期制定的,其目的是透過兩岸統一條件的設定,建立一個防止兩岸往統一方向發展的防火牆。
 
  李登輝的這項發明在政治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依據國統綱領成立了國家統一委員會,許多參加的委員是李登輝招安的老國民黨反台獨人士,如此他們接受招安就不會尷尬,反而可向支持者展示自己對國家統一的忠誠。實際上,他們是在謀求好處的同時,根據李登輝的引導,用國統會自我麻醉,以便跟他團結。

  這個李登輝精心設計,並遭人戲稱為國家不統一綱領的文件,卻在陳水扁就任時發生意義上的重大變化。陳水扁在他所提出的“四不一沒有”的政治承諾中,其中的“一沒有”,就是指沒有廢除國家統一綱領或委員會的問題。用不會廢除這種間接的話語,表達他其實對國統綱領的不以為然。
 
  陳水扁是不折不扣的台獨總統,他對國統綱領的疏離,反而讓國統綱領的台獨性大大削弱。後來,為了分化台灣政壇,將之簡化成為台獨與反台獨兩方,以利於他進行選舉動員,他故意採取激化兩岸對立的措施,其中包括廢除國統綱領。
 
  由於大陸與美國都不想衝突,因此都不承認陳水扁的片面廢除有效。俟馬英九就任,各方敦促他恢復國統會的運作,明顯討好台獨的他不肯。但這時,國統綱領與國統會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反台獨的象徵,所以怯懦如馬英九,不敢恢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