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辜勝阻:民資入金融業是解決融資難根本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13-11-21 08:36:59  


  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訊/如何在深化金融改革進程中,讓民間資本圓“銀行夢”?日前,第一財經日報就此專訪了長期從事民營經濟和民間金融研究的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教授。文章內容如下。

  引導民資進入金融領域

  問:長期以來,人們對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抱有很高期望。您認為銀行業對國內民間資本開放對完善中國經濟體系有哪些重要意義?

  辜勝阻:讓民間資本設立更多的民營銀行有利於發揮民間資本在金融改革中的“鮎魚”效應,構建競爭有效的多層次金融體系。

  中國國經濟發展中不僅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中型企業,還要有鋪天蓋地的小微企業。當前實體經濟正面臨融資貴、用工難、稅費重、成本高、利潤薄的五大困境,大量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難以生存。

  對小微企業免稅使其輕裝上陣,中國們呼籲了8年,現在終於兌現了;鼓勵民間資本發展更多的民營銀行中國們呼籲了15年,今年也看到了積極進展。

  引導民資進入金融業是解決金融體系與企業體系不匹配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根本途徑。中國國高度集中的金融體系與高度分散的企業體系之間不相適應,企業體系高度分散,中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的99%以上,而金融體系卻高度集中,國有大中型銀行占據大部分信貸資源。

  由於受到銀行“重大輕小”的規模歧視和“重公輕私”的所有制歧視,大量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出現融資難和融資貴。與此同時,由於投資渠道不暢,大量的民間資本出現投資難,找不到投資出路,大量湧向房地產、高利貸等領域。

  解決這一問題,根本舉措是讓民間資本能夠設立中小金融機構,構建和企業體系“門當戶對”的金融體系,讓大銀行支持大企業,小微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與大型銀行相比,中小型銀行不具備競爭大客戶的能力,可以專注於中小微客戶。如此不僅能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也有利於緩解大量民間資本找不到投資渠道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