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岡比亞與台灣斷交始末

http://www.CRNTT.com   2013-11-21 09:41:29  


 
  15日當天外電傳出此一消息時,台灣正好有一民間訪問團要前往中國外交部進行座談,話題自然集中在此一議題。當時,大陸方面有關方面的權威人士曾經很負責任的表示,北京事前完全不知道此事,中國也是從媒體上得知此一消息,大陸對此絕未採取任何主動,對於事態發展同樣感到突然。

  岡比亞事前、事中到事後都也沒有和中國大陸方面有過任何接觸,大陸同樣也想知道詳細情況。北京甚至猜測不知台灣和岡比亞之間是不是有些問題,雙方在某些事情沒處理好才造成今天這種結果。北京的態度應該是先靜觀其變。據了解,雖然中國大陸可以透過適當管道進行了解,但畢竟岡比亞目前並未宣布要和大陸建交,如果中共採取主動探詢反而不好,恐會落人口實,萬一岡比亞又與台灣複交,北京將極為尷尬,所以大陸主要還是希望看看台灣方面如何處理再做定奪。

  不過中共的基本原則是不希望此事影響兩岸關係,北京仍把兩岸關係放在首位,不想因為此事對兩岸關係造成衝擊。北京權威人士一再強調,中國會堅持2008年以來的兩岸默契,而且言必信、行必果,北京會堅守誠信的原則,大陸希望台北方面對此有所體認,不要有所誤會,為了避免將來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中國大陸的主其事者還一直強調,時間並不在台灣的一方,台灣應該認清事實,把握機會,雙方能夠相向而行,和中國大陸就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問題進行磋商。

  北京的立場已經相當清楚,大陸既沒有火中取栗,也不想落井下石,但若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大家當然知道國際的現實以及時機的不利,但台北仍有台北的難處,台灣內部的分裂幾乎使得任何政府都難以採取任何必要、有效的方式來處理、面對兩岸逐漸失衡的局面,所以只能以拖待變。

  就岡比亞案而言,筆者認為北京可以沒有發言權,但還是要有個態度。就個案來說,中國大陸當然不應該隨便說三道四,免得把事情搞得更為複雜,但北京確實應該透過國台辦拿出一個立場,適時表明北京的態度:就是北京一切仍以大局為重,維繫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遠重於爭取新的邦交國。

  這樣既可讓台灣執政當局心中有底,也可以爭取台灣民心,讓大家知道外交休兵的默契在實踐上仍然有效,避免民進黨見縫插針,破壞兩岸關係,也可以讓那些心存不軌,想在兩岸之間游走,擴大自身利益的相關國家知所進退,知道事情的發展仍然有其局限,未必就能夠如其所願,以減少未來類似突發事件的發生。這樣的作法既合乎中國的利益,也對兩岸關係有正面的幫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