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星雲大師:學佛要學吃虧

http://www.CRNTT.com   2013-11-26 15:23:23  


 
第一、生活的空間──以退為進的佛教生活

  (一)從心外的空間說到心內的空間

  所謂心外的空間,是指我們生存的外在環境。譬如我們居住的房舍、活動的場所,甚至於宇宙自然界,都是我們心外的空間。對於外在的空間,大家必須認識清楚各種情況,才能活動自如,才能運用得當。假如我們要從甲地到乙地去,應該先了解路線如何走,乘坐什麼交通工具,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應該準備些什麼東西,以及各種安全問題,如果這些問題都能夠掌握清楚,那就可以享受愉快的旅行。所以我們對於心外的世界,只要多用點心去探求一些知識,小心謹慎的去了解、去適應,就能夠得其所安。例如環游世界,甚者登陸月球,準備了解妥當以後,不論再大再遠,都不是難事了。

  最困難的是心內的空間,它是無形無相的,不可捉摸的,最令人不易了解的,一個人平常活動的心外世界,不論是君王諸侯或將相百官,不論有多大的權勢威力或聰明才智,他們所能到達的空間仍然是有限的。儘管現在科學文明已發展至太空時代,美國人也已率先把人類送至月球。但是這個宇宙虛空之中,除了月球外,其他還有如恒河沙數般的星球,人類還不曾見聞過,更遑論登陸了。外在的虛空世界,一個人窮其一生,所能到達的,只不過如微塵般而已。‘擁有良田千頃,夜眠不過八尺。’佛法告訴我們:心內的空間,比心外的空間還大。經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對於心外的空間,不必去爭執、占取,最要緊的是必須去體會心內的空間。

  什麼是心內的空間呢?就是要開擴我們的心胸。平常描寫一個人心量大,就說:‘宰相肚內可行船’。佛教說一個人心內的空間之大,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容納在我們的心中。不論什麼人如果能把自己的心內空間放大的話,就能夠如大海一般容納百川,不揀巨細;如泰山一般承受土壤,不揀精粗。心內有了寬闊的空間,就能包容宇宙虛空。人事的糾紛,世俗的困擾,都能包容而不計較。甚至大千世界就是你的禪床,可以任性逍遙,隨遇而安。慈惠法師的父親張輝水居士,有人勸他出外去游覽,他說:‘法界之大,都在我的心中,我還要到那裡去玩呢?’他已經把握了心內的世界,大地山河都在他的胸襟之中,又何必再浪費草鞋錢出外旅行呢?

  要獲得心內的空間,佛教有許多經典都能給予我們很詳細的指導,譬如《維摩詰經》中的‘不二法門’,就能開展我們心內的世界;《華嚴經》中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就能擴大我們心內的空間。所以一個 人如果能夠把握自己心內的空間,也就可以同時獲得心外的空間。

  (二)從前進的空間說到回頭的空間

  人生若能積極前進,固然很好,但是能夠懂得回頭的空間卻更重要。平常在我們活動的空間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進,而不知道還有一個退後回頭的空間。一般社會上的人,往往憑著一股勇氣,在人生的戰場上,衝鋒陷陣,爭取功名富貴,一旦碰得鼻青臉腫的時候,有的人知道回頭,有的人卻頑強得直往前衝,甚至於跌得粉身碎骨。其實在佛教里,佛陀早就指示我們,人生有兩個方向世界:一個是前進的世界,一個是回頭的世界。如果能夠同時把握這兩個世界,前進的時候前進,回頭的時候回頭,好比人有左右兩只手,順遂自如,人生便更能臻於完美。

  在佛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詩偈,描寫退步求全: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借著農夫彎腰插秧,告訴我們要認識自己,觀照自己的本性,必須要退步低頭,回頭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遼闊,低頭的天地比抬頭的天地更寬廣。唯有回頭、放下、忍讓的世界,才能使我們更逍遙自在。

  當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的時候,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闊天空’的襟懷,則何處沒有光風霽月的空間?當一個人的人生遭遇到頽唐失意的時候,如果能記取‘回頭是岸’的古訓,則何處沒有美麗光明的希望?

  講到‘退步’、‘回頭’,讓我舉個例子更詳盡的說明它的道理。水,在世間上是最普遍的,也最為人類所需要。觀水的流勢,當它從山峰上急瀉而下的時候,氣勢澎湃;而當它在平地上緩緩流動,遇到岩石壁岸阻礙的時候,它一定轉變方向,改道而流。

  一個人在世間上為人處事,如果能像流水一樣,隨時知道應變,不必硬衝直撞,則定能無往不利,事事順遂。

  再者,有一些人,看到學佛的人便說:‘你們信仰佛教,不抽煙、喝酒,不打牌、跳舞,絲毫沒有人生的享樂,這不是太消極了嗎?’難道要抽煙、喝酒、打牌、跳舞,才算是積極的人生嗎?其實,佛教徒是深深體會到榮華富貴的虛幻不實,而從吃喝玩樂的聲色犬馬中回過頭來,積極地從事修行辦道、弘法利生等事業,這種人生能認為是消極的嗎?如果大家能夠真正體會回頭的空間的意義,即從恩怨莽撞、虛榮奢靡中回頭,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是前進、積極、幸福、 快樂的人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