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劃設“防空識別區”背後的三期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09:56:40  


 
遠期構想
 
  如果說上述的中短期博弈,都只是中國基於鞏固和維護其自身在亞洲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利益的現實,而採取的,或將要採取的具體措施的話,那麼,劃設“防空識別區”背後所隱含的國際利益訴求,則是中國更遠期的構想:從規則的服從者、參與者,轉變為一個規則的制定者。
 
  中國作為一個後起大國,它在半個多世紀裡一直艱難地存活在西方國家所制定的各類規則中:聯合國是二戰主要戰勝國的產物,它的所有規則都反映了主要戰勝國的意志,中國雖“僥幸”位列五常,但終究話語權有限;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決策權,至今還把握在歐美手中;國際貿易組織的遊戲規則完全是依照美歐的意志來制定和執行的……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為了發展與傳統大國的經濟貿易關係,不得已地只能“甘做”這些不平等規則的服從者和參與者,處處屈服自己,受制於人。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雖然中國有嘗試著去推動一些“平等規則”的創建,例如東亞自由貿易區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可這兩年,隨著美國所主導的具有針對中國性質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的出現,這些努力都幾近付諸東流。
 
  以上這些都反映了強權國家對於國際社會遊戲規則掌控權的強硬態度。作為後起大國,中國無法繞過“如何主導和制定遊戲”這一課的學習。而“防空識別區”的劃設,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中國對此“課程”的一次實踐。正如之前提到的,中國通過東海博弈來逐步獲得主動權,之後,在適當的時機,便可以去主導和推動相關規則的談判、協商和制定,進而實現從“家門口”開始,制定出新的、符合中國國家利益的遊戲規則,以此來確保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安全。綜上,劃設“防空識別區”只是一個開始,它將是中國推進接下來的中長期戰略的一塊重要的基石。
 
  作者是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中東問題評論員、中國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