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一輪國企改革應實現三個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3-12-10 09:16:20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訊/自改革開放以來,國資國企改革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證券日報發表民生證券研究院管清友、朱振鑫文章表示,第一階段以1984年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央提出“要使企業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這一輪改革的核心是通過承包經營責任制推進政企分開和兩權分離。如果把國企比作一支球隊的話,這次改革實質上相當於國家把“球隊”的經營權從“體育局”分配給不同的“教練員”,由“教練員”負責日常的經營和訓練,但從根本上說,“球隊”仍然直屬於“體育局”,和政府機構沒有明顯區別。

  第二階段以1992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央提出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目標推動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一輪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造,實質上相當於把“球隊”真正從“體育局”分離出來,從類政府機構轉變成獨立的公司,“球隊”作為公司獨立參與市場化競爭,實際上相當於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化“聯賽”。但這個時期最大的問題在於,“球隊”的出資人權利非常模糊和分散,除了國有資產管理局之外,國有資產的資產權歸財政部管,投資權歸國家計委管,日常經營歸經貿委管,人事權歸企業工委管,被戲稱為“五龍治水”。

  第三階段以2003年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央提出“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其核心是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推動非公有資本參股。這實質上相當於在“中超聯賽”中引入了“外援”,只要經過“裁判員”和“教練員”的批准,“外援”便可以加入“球隊”,幫助球隊在“聯賽”中爭取更好的成績。與此同時,改革的重點也從國企的內部改造轉向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2003年3月10日,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設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行管人、管事和管資產相結合,權利、職責和義務相統一。這實質上相當於在“中超聯賽”中引入了統一的“裁判員”,“裁判員”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個層級,分級行使監管職能。

  文章稱,目前來看,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起點,但這一輪改革的重點並不是國企,而是監管國企的國資委。改革的首要問題就是釐清國資委的角色定位。

  儘管名字叫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但這個“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銀監會、證監會有著本質區別,它不僅是國企的監督管理機構,還是國企的出資者和所有者。簡單來說,現階段的國資委不僅是“裁判員”,還是球隊的“教練員”。讓教練員給自己的球隊當裁判,一方面無法保證比賽的公平,另一方面也無法保證教練員的客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