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三個“首次提出”說明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3-12-16 08:31:15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訊/為期4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3日閉幕,由於這次會議是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之後舉行的,讀懂最新信號,領會根本定調,顯得十分重要。

  證券日報發表該報副總編輯董少鵬文章認為,這次會議最大的亮點是強化了穩定發展和深化改革的辯證統一關係,針對一些模糊認識給予了清晰的解答。就工作部署而言,則充分體現了穩中求進、穩扎穩打的總思路。

  文章稱,《決定》發布以來,人們普遍對新一輪改革抱有積極的預期,但也有人認為千頭萬緒、阻力重重,一些措施可能難以落實。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明確回應:“要區分情況、分類推進,對方向明、見效快的改革,屬於地方和部門可以授權操作的改革,明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進;對涉及面廣、需要中央決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具體改革策略;對認識還不深入、但又必須推進的改革,要大膽探索、試點先行;對全會提出的一些需要推進的制度性建設,需要修改完善法律的也要加強研究、盡快啟動”。這既傳遞了推進改革的堅定態度,也明確了執行改革的具體策略,使找借口阻撓改革變得困難;有助於打消疑慮,鼓舞士氣。

  文章分析,會議首次提出“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係”這一邏輯,首次提出“用改革的精神、思路、辦法來改善宏觀調控,寓改革於調控之中”這一命題,首次提出“把握好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宏觀政策的黃金平衡點”這一理念。這體現了執政者的自信與從容,展現了執政的新思路。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我們在談到發展與質量、改革與調控、宏觀政策與公眾預期的關係時,有些過於強調其對立的一面,而對其統一性認識不足、運用也不足。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最新闡釋,這三組關係就可以在更高層次上得到更好地把握。

  會議指出,要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這是對“不單純以GDP增速論英雄”倡導的又一次兌現。雖然目前沒有公布2014年GDP增長的具體預期指標,但應為7.5%或略低一點。因為中國經濟總量已經不小,重心要放在結構調整上,放在培養壯大新增長引擎上,不必繼續追求較高速度。同時,為保證速度平滑切換特別是滿足就業需求,仍然要保持7.5%左右的速度,待“十二五”末“十三五”初再進行微調。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