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江下蕭上”傳聞事出有因但不合禮制

http://www.CRNTT.com   2013-12-16 09:21:11  


 
  國民黨中央以特快的速度,對“挺馬”立場鮮明的《聯合報》的相關報道進行澄清,但“總統府”卻未對親綠的《自由時報》的相關報道予以澄清,讓人感到事不尋常,認為《自由時報》有關“江下蕭上”的報道,有可能是真的。

  或許,兩事不能相提並論。其一、台北市長參選人的提名是選舉事務,其是否符合黨意及民心,將會影響“軍心”。尤其是在台北市長提名作業,顯然出現了“挺馬派”和“反馬派”的較量,而連勝文又是“反馬派”的“過河卒子”,不可輕忽。相對之下,“行政院長”是否換人,只是執政黨內的“自家事”,對政壇的影響不大,因而無須進行澄清或證實。

  其二、正因為《自由時報》親綠,平時就是“凡馬政府必反”,因而其對馬政府和國民黨的報道和評論的“公信力”受到削弱,既然如此,又何必隨著其“指揮棒”起舞?但正因為《聯合報》“挺馬”,人們就很容易將“國民黨中央與連勝文已有默契”的報道,視為是黨中央“放風”,容易採納相信,因而有必要澄清。

  不過,所謂“江下蕭上”之說,即使是“空穴來風”,但也反映了一些事實,或部份人的想法。畢竟,對目前台灣地區的行政體系來說,主要矛盾是在於經濟不振,而導致馬政府的民意極度低迷;儘管政治紛擾也很嚴重,但只要能將經濟促上去,政治紛擾自然就會減少。而江宜樺是政治學者,蕭萬長則是財經專家,由前者來應對經濟問題,可能會是用人錯置,只有讓後者主持“拼經濟”,才是“專業對口”。

  實際上,馬英九本人是法律專業出身,在廣義上可歸類為政治人才;而“行政院長”就宜是由財經人才出任,以作互補。正因為如此,在二零零七年夏國民黨已確定由馬英九出戰“總統”大選,當大家都在猜測其副手是誰時,馬英九卻出人意料之外,提出了蕭萬長。初時人們感到奇怪,因為蕭萬長早已是過氣人物,而且在二零零零年“總統”選舉前夕,當泛藍支持者都普遍希望是“連宋配”時,李登輝卻將蕭萬長強塞給連戰,這令人感到李登輝對連戰不大放心,而且也是要以推出“弱弱組合”,才好讓李登輝在幕後做“太上皇”。而在陳水扁上台後,蕭萬長又為其所用,委任其為自己的經濟總顧問,甚至是有意讓其出任“國安聯盟”召集人,因而國民黨內許多人懷疑他的忠誠度,毫不客氣地批評他是“藍皮綠骨”。因此,當馬英九宣佈自己的副手搭檔是蕭萬長時,就令泛藍陣營中人大吃一驚 怎麼也想不到會是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