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治中長女談宋美齡:她是個非常愛國的人

http://www.CRNTT.com   2013-12-21 10:18:44  


張治中長女 張素我(1915.4-2011.12.2 )
 
初識宋美齡

  宋美齡身跨三個世紀,是近代中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也是我非常崇敬的長者。有學者總結宋美齡一生,說她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抗戰勝利爭取外援、親上前線鼓舞士兵、推動中國航空發展、堅持反對“兩個中國”五件大事上為中國人民作出了貢獻,我以為這是不全面的。我從自己與她的交往中深知,她為中國的婦女和兒童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一個民族,婦女是它的半邊天,兒童是它的未來。當國家和民族遭受外來侵略,面臨危機時,組織動員婦女參加抗戰,保護民族的幼苗——兒童,是民族自救的根本。對此,她的博愛和遠見卓識,是我永志不忘的。

  我是在1937年認識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那年上半年,我還在英國讀書,夏天中國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因父親張治中的召喚,我中止了學業,回國投身抗戰。我還沒有畢業,父親就發了多封電報要我回國。他說,中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你要迅速回國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當中去。

  我怎麼也得讀完我的學士學位再回來,我當時是這樣想的。可是我父親一定讓我中斷學業,回來參加抗戰。

  我是女性,當時正年輕,一回國就聽母親說,宋美齡8月1日召集國民黨要員的女眷們在南京成立了“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通過了“全國婦女參加抗戰工作計劃綱領”,我感到特別振奮。記得當時報上登載她在會上講的這樣一段話:“這將是一場消耗持久戰,大多數人對迫在眉睫的戰爭規模和意義還不甚清楚。國家領導人在指揮作戰的時候,在座的婦女應該教育她們的姊妹們什麼是愛國主義的原則以及衛生和耕田的重要性。”我對她的政治遠見深為敬佩,為全國婦女有這樣一位領袖而高興。

  還是在這個月,宋美齡邀我去總統府面談,我一見到她就喊“蔣伯母”,她待人和藹,我們家孩子都喊她蔣伯母。雖然當時她已經四十歲了,但是很年輕很漂亮。她見到我就說“素我,你回來就好”,然後又談了些抗戰的事情,具體談些什麼我不記得了。

  第二年(1938年3月),由宋美齡牽頭,在漢口組織成立戰時兒童保育會,我和沈鈞儒、郭沫若、李德全、鄧穎超、郭秀儀等二十餘人聯名倡議成立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很快,宋氏三姐妹、何香凝等簽名,作為聯合發起人。我是替母親洪希厚參加的,因此也成了發起人之一。會長由宋美齡擔任,鄧穎超、史良、沈茲九、安娥等擔任理事會常委,後來鄧穎超、李德全又擔任了副會長。

  保育會總會設在漢口,總會下屬二十四個保育分會、六十一所保育院,分布在全國凡有難童的省市與地區。由宋美齡擔任會長的保育會將很多兒童從戰區搶救到了後方,並通過募捐、籌款、辦保育院等形式救濟和撫養難童。僅重慶就有十多個保育院,前後收容和保育了三萬多兒童。通過這種搶救和保育兒童的工作,不但患難中的兒童又有了自己的新家,正在前方殺敵的將士心有所定,而且調動了數百萬婦女為抗戰貢獻綿薄之力的積極性,加深了各界婦女之間的感情。

  早在1928年,宋慶齡、宋美齡就在南京創辦了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專門招收為國捐軀的先烈後代。富有政治家眼光的宋美齡深知,只為孩子們提供衣食是不夠的,她傾注了大量心血,採用了許多新式的方法和教材教育孩子們。抗戰開始後,遺族學校分散搬遷,宋美齡要求交通部優先安排船只,將遺族學校學生疏散到後方繼續學習。我有兩個表妹就是遺族學校的學生。在遺族學校,學生稱呼她為“媽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