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經濟因美國退出QE籠罩在迷霧中

http://www.CRNTT.com   2013-12-26 09:17:27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訊/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曉蕾日前撰文《全球經濟因美國退出QE籠罩在迷霧中》指出,雖然全球已不具備因QE退出而爆發危機的條件了,但非理性投機行為主導的金融和資產市場將凸現QE退出過程中的不確定影響。美國經濟遠未恢復到正常增長水平,但道瓊斯指數已突破16000點,沒有經濟基礎支撐的虛擬經濟價格上漲,讓人不能不擔憂背後的風險和危機。長達五年的量化寬鬆對世界經濟帶來的短、長期負外部效應還將逐漸顯現。無論美國平衡巨大的財政赤字的方式如何改變,都會帶來全球經濟格局的巨變。我們為此制定一些保護性應急措施非常必要。

  美聯儲結束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後宣布開始退出量化寬鬆(QE),雖然力度很小,但懸在全世界頭上的這把達摩克利斯劍終於落下,市場的恐慌心理得到難得的短暫平靜。不過,似乎另一柄達摩利克斯劍又懸在了全世界的頭上,或者說QE衍生的問題或許會更凶猛,危機政策的退出可能是新一輪危機的開始,QE退出會對全球經濟帶來哪些短期、長期的不確定性?這些疑問一下又成了各方爭論的焦點。至少,大宗商品市場的常態頻繁震蕩,金價房價的改變,都增加了2014年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美國經濟的復甦和全球經濟增長也增加了變數。

  經濟學理論認為,只有當出現突發性的“黑天鵝”事件,造成熱錢大規模短時間恐慌性快速流出,對經濟和市場產生突發的衝擊性影響,熱錢流出才會成為危機爆發的導火線。亞洲金融危機時泰國危機爆發印證了這一結論。不過,從年初以來美聯儲就不斷在釋放QE退出的信號,證券市場、大宗商品市場、金價的反覆震蕩,說明市場早已在消化這個信息。數據記載,因為主要發達國家是危機策源地,經濟至今復甦乏力,所以持續了五年的四輪QE釋放的過量流動性,大量流入新興市場國家。因此QE退出影響最大的主要是新興市場國家。南非、巴西、印度、印尼等國近期資本呈逐漸流出態勢,證券市場反覆震蕩,都應該是應對美聯儲退出QE的超前調整,而不是資本短期內的大規模出逃。這種超前的調整實際上有某種程度的緩衝作用,已起到了避免突發衝擊性影響的效果。換句話說,現在QE正式退出已不成其為突發事件,熱錢短期進一步流出的規模已大大縮小,不具備產生衝擊性影響的能量。這也就是說,全球已不具備因QE退出而爆發危機的條件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