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八駿:政改講原則也要講利益

http://www.CRNTT.com   2013-12-26 10:58:43  


周八駿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訊/資深評論員周八駿今天撰文《“政改"講原則也要講利益》,文章說,關於普選行政長官方案之爭,不是純粹的原則之爭,而是“原則與利益相結合”的角力。李柱銘方案和盤托出反對派的“要價”,即必須確保反對派有一名候選人競逐2017年普選產生行政長官;愛國愛港陣營對待當前政改咨詢,應當既理直氣壯地講民主原則,也理直氣壯地講香港整體和長遠利益,強調二者必須相結合。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有若干崇高原則,譬如:平等和自由,構成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在不同條件下,追求進步的經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在這樣的意義上,人類有普世價值。但是,若干精神支柱不足以描繪理想藍圖,更不足以構建現實大廈,人類社會進步之所以曲折和多樣,是因為普世價值在實踐中既受各種客觀條件制約也受其他主觀因素影響。近些年,我在香港報章專欄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如果高舉民主旗幟能夠所向披靡,那麼,人類早就進入了大同世界。

  在香港,遑論“泛民主派”,即便愛國愛港陣營中間都有人以為,前者因為高喊所謂“真普選”而搶佔了政治道德高地。如此顯然有悖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言論在香港有市場,不僅因為那些人不懂人類史,更重要的是,他們迷信西方政治模式,故意或下意識地視“一國兩制”的“一國”如無物。

  空喊政治口號 脫離政治現實

  人類政治制度由專制向民主演變,不是光靠高喊反壓迫求平等的口號,而是靠政治口號與現實條件相結合。任何政治團體(政黨)和政治人物,都有特定的政治利益。判斷某個政治團體(政黨)和政治人物的歷史定位、是否站在歷史正面,不能僅憑其政治口號,更重要的是,看其政治活動究竟代表並爭取怎樣的政治利益。

  就當前香港政改而言。今年4月,上演了一出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在短短48小時內,由拋出一個普選行政長官方案到收回該方案的政治鬧劇。這是一堂生動的課,幫助香港社會認識:“泛民主派”在高喊“真普選”似乎堅持原則掩護下追逐其政治利益之窘境。

  4月9日,李柱銘接受《明報》訪問,拋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方案,包括接受行政長官提名委員會沿用現時1200人選舉委員會組成辦法,也接受提名委員會採取集體提名辦法,條件是,提名委員會以一人一票選舉產生行政長官候選人,並保證取得最多提名票的5人取得候選人資格。

  李柱銘方案和盤托出反對派的“要價”,即必須確保反對派有一名候選人競逐2017年普選產生行政長官。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