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別低估利率市場化的衝擊

http://www.CRNTT.com   2013-12-27 09:45:25  


 
  利率“雙軌”之弊

  文章分析,為何在實施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會帶來流動性緊張的局面?這主要是在實行利率管制以及對金融業牌照門檻管制的過程中,由於經濟體制的不完善,一起“共振”便出現了利率“雙軌”與政府扶持相關的項目和國有體制內企業從銀行獲取的貸款利率相對較低,而中小企業從民間以及銀行表外獲取的融資利率較高。產生利率“雙軌”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國有商業銀行雖然經歷上個世紀90年代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但產權的基本格局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政府對它仍然存在絕對的控制力。在這種條件下,政府投資的項目和國有企業進行投資的項目,在獲取銀行支持方面具有天然優勢。由於國有銀行產權歸國家所有,政府憑借國家的信譽和出資人無形之中就對國有銀行提供了隱性擔保,因此,國有銀行在對政府項目或者對與政府項目相關的信貸,銀行的風險意識就會弱化。而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由於追責的影響,銀行變得異常謹慎。

  其二,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經濟擴張,通過以政府擔保等方式擴大銀行信貸,致使資金廉價地流入到一些與政府投資相關或者與政府扶持發展相關的項目,從而無形之中增加其他中小企業獲取資金的困難程度。

  其三,由於政府對存款利率的管制,出於風險考慮,居民在選擇存款時更偏向於規模較大又有國資背景的大銀行,這樣使國有銀行通過較低成本獲取金融資源。即便以較低價格帶給收益率較低的政府投資和產能過剩的行業,也能獲取超額回報。由於金融業牌照門檻管制,這就使信貸市場並不是一個有效競爭市場,在這種條件下,金融資源的配置必然是扭曲的。

  利率“雙軌”帶來的最大弊端就是金融資源錯誤配置,大量銀行信貸資金投向政府投資項目、房地產領域和產能過剩行業,與此同時,代表著未來經濟轉型希望的中小企業,融資特別困難,很多企業只有借助於民間高利貸或者高利率銀行表外融資,這將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和健康性。

  利率市場化衝擊波

  文章表示,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關係到整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但要實現利率市場化必然會帶來衝擊,這些衝擊不僅僅是我們所看到的流動性緊張,它對整個經濟系統的衝擊也會隨之而來。

  要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其實就是要實現利率“雙軌”的闖關。在價格闖關方面,我們曾經在上個世紀90年代經歷過,只是那一次是商品價格的闖關。

  儘管商品價格的闖關理順了生產要素的市朝配置,有助於經濟中長期發展,但對當時經濟和國有企業的短期衝擊也相當巨大,導致商品市場快速出清。我們現在實施利率“並軌”與當年的商品價格“並軌”具有相似性。今年以來我們已經體會到了實際利率中樞的不斷上移,理財產品收益率、國債收益率和貨幣市場收益率都在不斷上升,在年中和年末都感受到了流動性緊張。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演繹,受衝擊的不僅僅是貨幣市場,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也不可低估,特別是資本密集型產業。

  首先,這將衝擊目前的銀行體系。隨著銀行牌照向民營資本和海外資本開放,獲取存款的競爭將加劇,目前經濟環境下,存款利率市場化無疑會提高整個銀行體系存款利率中樞,提升銀行負債。同時,由於貸款利率已經是市朝運行,隨著民營資本和海外資本介入銀行體系,導致行業競爭增強,從而導致銀行在負債端提升的條件下想通過提升其收益端來平衡其盈利水平非常有限,其結果必然是銀行的盈利水平在短期內出現下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