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個推促商談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好議題

http://www.CRNTT.com   2013-12-29 09:45:23  


 
  因此,傅應川將軍認為,這實際上已單方面地、實質性地將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往前推進了一步。雖然台方無法回應,但卻無損大陸正面對“兩岸和平發展”及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真實履行的一面。而大陸軍方單獨對台灣解釋,卻對美日韓澳等在此議題上的針鋒相對,這樣的差別待遇,不能不視為善意。在現階段,兩岸無法作出直接對話的情況下,這種片面的方式或將成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一種新模式。

  據瞭解,這位大陸與會者是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國防部外事辦前主任錢利華少將。由於其曾任國防部外事辦主任暨發言人的身份,故他在於台灣舉行的閉門研討會上的談話內容,不管是個人行為,還是受國防部所托,都有“交心”的意味。尤其是以大陸軍方紀律之嚴,他的此番肺腑話絕不會是“即興隨口”之言。

  傅應川將軍說,這個閉門研討會實際上已成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一種新模式,結合到馬英九的“埋怨”,及王郁琦對“南海防空識別區”的“預警”,這就給予了兩岸尤其是大陸方面一個很好的啟發,大陸在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獲得成功之後,倘若再進一步計劃劃定“南海防空識別區”,可以而且應當與台灣軍方進行商討,並以此為契機,促成進行結束兩岸軍事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協商。

  實際上,由於台灣方面在劃定並公佈其“防空識別區”時,並未將釣魚島劃進去,故而大陸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在土地範疇並未與其發生重疊現象,而只是在海域範疇有所重疊,因而大陸在事前未有通知台方,更沒有與台方協商,雖然是有所疏略,但仍可說得過去;但倘是要劃定“南海防空識別區”,則複雜多了。因為在南海海域,台灣軍隊據守著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太平島,及東沙群島的所有島嶼,“南海防空識別區”卻必須將之覆蓋進去,這就要與台灣方面協商,而不能單方行事了。

  何況,南海海域面積十分廣闊,要建立“南海防空識別區”,解放軍現有的陸基雷達難以覆蓋整個南海海域,因此在南海的南半部就難以建立雷達預警能力,這就要借助台軍太平島的雷達系統。而且,大陸在西沙、南沙缺乏戰鬥機基地,目前僅在西沙永興島擁有一個機場,但該機場的各種條件都不適合擔當戰機基地,廣東、海南的機場距離南海遠達上千公里,缺乏迅速趕赴現場執行監控外機的能力。儘管解放軍已有加油機,但只是適應日常遠航巡邏,而難以適應緊急升空監控外機;“遼寧號”航空母艦也正在南海海域訓練,但畢竟不是實戰艦,也不可能長駐南海。因而也須借助台軍在太平島的機場及空軍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