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台美關係回顧

http://www.CRNTT.com   2014-01-02 09:15:09  


 
二、經貿關係持續深化

  在貿易方面,美國是台灣第3大貿易夥伴,台灣則是美國的第11大貿易夥伴。根據美國海關的統計,2013年1-10月美台貿易總額為527.3億美元,其中台灣對美出口317.8億美元,自美進口209.5億美元,順差108.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在投資方面,美國仍然是台灣最大的投資來源地,美國也是台灣第四大投資目的地。根據台灣方面的統計,美國累積對台投資超過230億美元,台灣對美投資超過130億美元。2013年1-10月台灣批准美國對台投資案257件3.71億美元,台灣向美投資55件2.06億美元。

  雙方在經貿關係機制化方面也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2013年3月,在台灣當局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之後,美台重啟了停擺達5年之久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框架協議”(TIFA)商談。美國副貿易代表親赴台灣與會,而且會上達成了多項成果,包括發表“投資原則”和“信息通訊技術服務貿易原則”方面的共同聲明,並啟動了投資工作小組與技術性貿易障礙工作小組。5月,兩個工作小組正式啟動。9月,投資工作小組還召開了視訊會議。10月,蕭萬長代表台灣方面出席APEC會議期間,曾與美國國務卿克里會面,提出希望在TIFA框架下優先達成“投資協議”,然後再以堆積木的形式簽訂台美FTA。11月,蕭萬長率經貿團訪美,呼籲強化台美經貿關係,游說美國支持台灣參與TPP。

三、軍事聯繫日漸強化

  年內,美國並未批准新的對台軍售案,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台軍售關係毫無作為。8月1日,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以鼓掌方式通過了所謂的“2013年對台政策法案”,其中要求美國政府接受台灣關於F-16C/D的採購意向書並售台潛艇。11月2日,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由該委員會主席羅伊斯提出的“海軍艦船轉移與2013年武器出口管制修正案”(H.R.3470號議案),要求美國政府向台灣出售4艘佩里級導彈護衛艦。

  2013年更為人關注的是美國向台灣方面移交了大量的武器裝備。9月底,2007年9月售台的第一架P-3C遠程反潛巡邏機正式送抵台灣。11月,2008年批准售台的6架阿帕奇AH-64E攻擊直升機也正式運交台灣。由於這兩種武器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和戰鬥力,尤其是阿帕奇直升機是美國首次向海外出售此機型,因此曾一度引發島內的熱烈討論。然而,就在阿帕奇直升機舉行成軍典禮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裡,就因為機械問題而被迫停飛,再次顯示了台灣的“冤大頭”角色。

  此外,台美常態性的軍事合作機制持續進行。4月底,時任台灣“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赴美,並出席了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和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主辦的研討會。10月初,台灣“國防部副部長”嚴德發率團赴美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並與美方就美國對台軍售議題進行了磋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