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AEPC習馬會?兩岸目標有差距

http://www.CRNTT.com   2014-01-03 08:51:37  


  
  其實,觀察過去多年來兩岸關係的互動與發展,許多原本認為是障礙的問題最後都不成為問題,也沒有不突破的既有框架與慣例。大陸過去反對台灣卸任的副領導人參加AEPC領袖會議,但後來卻允許同樣身份的連戰與蕭萬長參加了APEC領袖會議;許多人也不會想到在印尼巴裡島上實現了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會面與相互稱呼官銜,這在過去也認為是不可能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兩岸之間有沒有足夠的政治互信,是否認承認與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因此APEC場所不是問題,地點、名稱、身份等不是問題。APEC是理想場所選擇,其他場所也不是不可以,如兩岸經貿文化論談也是可行的,甚至專門舉行會談也是可以的。 

  就“習馬會”本身而言,可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方案,不同的安排。最好的方案當然是習近平與馬英九以領導人身份在北京舉行正式會談,發表共同宣言或兩岸和平倡議;次佳方案是兩岸執政黨領導人即以習近平總書記與馬英九主席的身份在北京會面,並發表兩黨關於兩岸和平發展宣言。當然,還有其他可能的方式、地位與身份。 

  問題是現階段兩岸對“習馬會”的期待目標是有差距的。台灣方面是希望借APEC會議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創造形式與名義上的兩岸政治關係突破以及台灣領導人首次參加AEPC的國際空間上的重大突破,至於“習馬會”談何內容,達成何種重大共識,可能還不是馬英九所優先考慮的,因為馬英九連任後確立的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三大中心任務沒有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等安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