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光標:我收購《紐約時報》,別當笑話聽

http://www.CRNTT.com   2014-01-03 11:06:30  


陳光標日前發表獲獎感言時語出驚人:收購《紐約時報》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中國企業家陳光標近日表示,他準備出資10億美元收購《紐約時報》。以下是環球時報今天登載的文章“陳光標:我收購《紐約時報》,別當笑話聽”: 

  我第一次在《紐約時報》刊登廣告,聲明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時,就萌生了收購這家報紙的念頭。因為我發現美國社會和民眾對發展進步、文明開放的中國知之甚少。而《紐約時報》的傳統和作風,讓他們很難對中國作出客觀公正的新聞報道和評論分析。倘若我們能收購它,則可以推動其風氣發生改變。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在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資者謀劃商議收購事宜。

  前幾日在參加某頒獎典禮時,無意間透露了這一信息。沒想到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懷疑我是在“放衛星”。同樣沒想到的是,《紐約時報》一名發言人也稱,該公司“不會對傳言置評”。我就納悶了:為什麼中國人收購美國報紙的行為就是“傳言”呢?在全球經濟趨於一體化的時空背景下,在各國間合作突破諸多禁區的當今世界,這有什麼不可能的呢?憑什麼就一口斷定這是傳言呢?

  《紐約時報》這家歷史悠久的報紙曾多次易主,目前它也已是上市公司。據估算,根據《紐約時報》當前市值及其股權特征,收購所需資金約10億美元。我個人資金有限,但已說服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香港老板投入6億美元。只要能收購《紐約時報》,我會毫不猶豫傾盡家產。

  既然是收購,成功和失敗就都有可能,需要的是坦誠溝通和艱苦談判。我也曾說過,只要價格合適,沒有什麼買不到。這句話只是針對這次收購而言。《紐約時報》近年廣告收入並不十分理想,也曾多次陷入發展和信任危機,收購對其股東未嘗不是好事。所以我對此次收購還是充滿信心。如交易破裂,我會在美國尋找另一家信譽良好且有影響力的媒體,實現最終的收購目標。

  如果收購成功,我會對《紐約時報》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革。最終目的就是增加這張報紙的真實度和客觀性,重塑其公信力和影響力。無論對拓展其生存發展空間,還是增強其盈利能力,都將非常有益。我相信,如果收購成功,這張報紙的發行量將大大增加,全世界會有更多人喜歡這張報紙。廣告收入也會迅速提高,報紙會重新煥發生命力。這對中美加強溝通、增進了解、互通文化,也將裨益良多。面對這樣的多贏之舉,相信《紐約時報》的主要股東會慎重認真地考慮。

  此次收購本想低調進行,但已是滿城風雨,圍觀者、拍磚者甚多,譏諷聲不絕於耳。為何這一收購會招來這麼多不理解和嘲諷?我覺得國人的思想還是偏於保守。在世界已變為地球村的今天,無論是國家對外傳播力的建設,還是一個普通公民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方式方法上都可大膽創新。有些事看起來似乎是在開玩笑,但未必不可能。君不見,“嫦娥”不是已經在“月亮之上”了?身處改革開放新時代,在這個人人為夢想而砥礪奮鬥的古老國度,需要我們首先突破頭腦裡的“深水區”,多些大膽而新穎的探索實踐。

  我喜歡出些怪招,但怪招不是花招。收購《紐約時報》,請不要當成一個笑話來聽。▲(作者是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