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專訪桑德爾:人類可以扮演上帝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09:40:55  


 
被逐出伊甸園的亞當和夏娃有什麼損失?人類要謹記科技只是一種工具

  子雲:自有人類以來,就一直有一種觀念,擔心技術的改進給人類帶來毀滅。比如中國兩千多年前的哲學家老子和莊子,他們都信奉自然秩序,欣賞“無用之用”。但不可否認,人類壽命的延長,生活質量的提高,比如,印刷術普及把人類頭腦中的想法印在紙上,激發人類智慧的大交流、大碰撞,都仰賴於科技的進步。與基因技術並進的,還有智能機器人的誕生。庫茲韋爾預言2045年前後“奇點”臨近,未來,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類將消失。你對這樣的未來,樂觀還是悲觀?

  桑德爾: 有人想象或假定我們能夠趕上變化步伐的唯一途徑是把自身的頭腦變成機器,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認為我們應該退後一步,捫心自問:我們到底需要追趕什麼?科技仿佛自身帶有動力,我們人類必須全力奔跑才能趕上。我認為那是錯誤的。

  首先,科技應該是被人類所決定的工具,我們設計它們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

  誠然,有時我們一旦設計出一種技術,比如治病的技術,它也有可能服務於其他目的,比如克隆人類。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謹記科技只是一種工具。科技本身並不是一種終結,它不能決定其自身被用於何種目的,只有人類可以決定。所以對於人類忙於改造自己的頭腦甚至靈魂、只為了趕上科技自行前進的速度這一想象,我並不同意。那並不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未來。我認為那是一種黑暗的未來。

  所以我更願意提出並支持一種更鼓舞人心卻也更謙遜的對於未來的設想,即人類才可以決定新科技的用途,這一決定將基於我們的道德傳統、精神傳統和價值觀。

  我們不應讓這些傳統和價值觀被我們所發明的科技工具所操控、扭曲或支配。

被逐出伊甸園的亞當和夏娃有什麼損失呢?

  子雲:回到您書中提出的問題,優生學和基因工程,代表了意志對天賦、支配對敬畏、塑造對守望的勝利,您在書中設問,如果生物學消解了人類對於“天賦”的觀念,又會有什麼損失呢?我認為這類似於伊甸園裡的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獲得智慧,同樣的問題可以問被逐出伊甸園的亞當和夏娃,他們有什麼損失呢?所以,優生學、基因工程,是不是可以視同為人類“原罪”的現代表達。希望聽聽您的看法。

  桑德爾: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認為今天的基因工程和歷史上的優生政策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優生是二十世紀早中期流行於很多國家的運動,為了產生優質後代,甚至採用一些過激手段,在納粹的種族滅絕政策時期達到頂峰。今天的基因工程與之不同,基本不存在政府施壓。你可以稱之為“自由市場優生學”,因為它涉及父母對孩子的基因進行選擇。

  在某種程度上,這一行為遠不如希特勒所施行的、政府參與施壓的優生政策危險,但在一些細微的方面,這一行為延續了一種野心。

  即我們不應視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天性為上天賦予的禮物,而是應該試圖去操縱和設計它們。

  我在《反對完美》一書中所提倡的,就是我們應該尋回和保持我們對於上天賜予的生命的感恩,由這種感恩衍生出一種對於人類掌控自然和支配自我的道德約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