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話歷史:民國軍閥如何辦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10:33:41  


 
張作霖:“寧可少養五萬陸軍,也要辦東北大學!”

  民國五年,張作霖出任奉天省長,剛上任就說:“學務為造就人才之所,振興國家之基,關系最重,而奉天又處特別地位,若不從整頓教育入手,更無以希望。”他還訓令東北各縣縣長,要求每個縣每年的教育經費務必占到全縣年度總經費的40%,哪個縣達不到這個標准,把縣長開除公職。他規定的這個教育經費比例,比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都要高。

  民國七年,奉天國立師範學校成立,在該校就讀,學雜費一律免收。當時師資力量嚴重短缺,為了多培養教學人才,不但免收學雜費,而且還給在師範學校讀書的學生免費提供食宿,而且夥食相當不錯,有菜有湯,周末還有豬肉和海參打牙祭。

  民國九年,由於北洋政府經費欠缺,在日本留學的幾千名公費留學生沒有了經濟來源,張作霖聽說後,自己掏腰包,給他們匯去10萬大洋。

  民國十二年,東北大學正式成立,張作霖每年批給這所大學的經費是大洋160萬元,而當時南開大學常年經費是40萬元,北京大學常年經費是90萬元,清華大學每年經費也只有120萬元。張作霖有句名言:“寧可少養五萬陸軍,也要辦東北大學!”

  平心而論,張作霖給留學生匯款,用的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合法收入。不過那時候各省督軍、省長無一不貪,貪來的錢用到教育上,總比買豪宅包小蜜要強得多。

齊燮元自辦“希望小學”

  民國十年前後,駐守江蘇的軍閥叫齊燮元,他是吳佩孚的部下,後來在日軍侵華期間當了漢奸,在歷史上名聲很臭。但他也幹過一件好,主要就是在江蘇建立希望小學。

  齊燮元在南京創辦過一所很大的貧兒院,說是貧兒院,其實跟現在的希望小學沒有區別,也是專收那些家庭困難沒條件讀書的孩子入學。在民國十年,齊燮元辦的這所貧兒院招收了430個男生,320個女生,規模比當時南京最大的國民小學都要大。這些學生不用交學費,不用交住宿費,學校還發給他們衣服和零花錢。經費從哪兒來呢?剛開始是齊燮元自己掏腰包,後來是財政撥款,學生在手工課上學會木工、刺綉之後,周末時拿到夫子廟去賣,賣的錢也能補貼一部分學校的開支。

  齊燮元還在江蘇督軍府辦過一所規模較小的學校,專收智力發展有缺陷的孩子,也是學費全免,他和他的妻子親自去教。

  齊燮元推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他教學生語文、數學,不用備課,唯獨教品德課時,需要把教材上的內容一句一句標上記號,凡是自己覺得很難做到的道德標准,他只問學生那些道德對與不對,而不要求大家按照那些道德去做。單從教學上看,這倒是個很可愛的老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