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泰山會20年:16位頂級富豪的私密圈子

http://www.CRNTT.com   2014-01-17 12:06:15  


 
  16人圈子

  泰山會掛靠於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簡稱“中民協”),中民協現任副秘書長朱希鐸曾任四通集團副總裁,他告訴《中國周刊》記者,"泰山"成立十多年,會員幾乎沒有變過。”

  泰山會成立於1993年,由於成立大會在山東召開,遂取名“泰山”。此外,會員們也認為,“五岳至尊”的泰山寓意一種高度,以泰山取名,也代表中國民營企業家的高度。

  陳慶振,是這個豪華陣容裡的一員,也是中民協的現任秘書長。現年69歲的他是中國最早下海創辦科技企業的淘金者之一,和段永基、柳傳志等人同是中關村的元老人物,1983年創辦“中國第一家賣電腦的公司”—科海。

  陳慶振向《中國周刊》記者粗略地列舉著泰山會成員:四通集團段永基、聯想集團柳傳志、萬通集團馮侖、泛海集團盧志強、複星集團郭廣昌、遠大空調張躍、信遠控股林榮強、還有年輕一點的史玉柱、李彥宏……

  這些會員企業組合起來就是一條強大的產業鏈,鏈條上的每個企業都占據了所在行業的絕對影響力。段永基等人對泰山會的構想是:資產過億的、達到某種量級的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私人圈子。

  然而,泰山會一直低調。前任會長林榮強告訴《中國周刊》記者:“泰山會是一個私密的個人組織。”

  據林榮強的秘書介紹,2005年的時候,泰山產業研究院才改名為泰山會,人數縮減為現有的16人,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單純的企業家私人交流的圈子。“現在也主要是以娛樂性為主,會員們有時間就一起打打高爾夫,喝喝茶,聊聊天。”

  萬通集團馮侖也說,“我們是一幫老男人,私人組織。”

  “四人小組”起步

  追溯泰山會的歷史,最初只是一個“四人小組”。

  四人分別是:陳春先,中國矽穀第一人,1980年下海成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陳慶振,1983年成立科海公司,中國電腦買賣第一人;段永基,四通集團董事長,中關村元老;王洪德,京海集團董事長,中關村元老。

  當年,四位民營科技試水者,經常擠在一個辦公室裡喝茶聊天。沒有老板椅,也沒有高爾夫,僅有木桌、清茶,和忐忑迷茫的心境。他們相信“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但是至於如何經營,茫然不知,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並互相提醒和學習。

  四人約定每周六晚上喝茶聊天,各自說說自己公司的事情。地點一般定在某一家公司的辦公室。這樣的不成文的聚會進行了兩三年,後來,大家越來越忙,就規定在每個月選出一個周六晚上一起喝茶討論。陳慶振記得,茶話會開始前幾天,總有人問起:“老陳,什麼時候開會,我這邊又有問題了。”

  1984年到1987年之間,一批科技企業成長起來,其中包括聯想、方正、紫光等。他們的領軍人物也開始加入這個小組。

  小組很快擴展到六七人,十幾人,幾十人。小會議室容不下了,就找大會議,直到大的會議室也容納不下,成立一個正規組織的想法開始萌生。而且,這個團體的影響力也吸引了政府的關注。

  陳慶振回憶,後來八九十個人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是來自政府、學者和媒體。社會各個方面都關注的時候,成立正規組織也是一種需要。

  於是,1987年,在國家科委牽頭下,成立了“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此後,全國更多的民營科技企業參與到這個團隊,遂改名“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

  這一年,協會第一任秘書長便是掛職國家科委的華怡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