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邁入風險管控成本遞增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4-01-19 10:28:32  


中國經濟在邁上9萬億美元台階之後的急務,是基於既有增長模式派生的系統性經濟與金融風險如何管控。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訊/依靠既有增長潛力的挖掘以及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預計2013年中國經濟規模將躍上9萬億美元的台階。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稱,儘管從決策層到民間對經濟增長數據的敏感度已大不如前,但在暫未找到更好的替代經濟指標之前,無論是像中國這樣的超級新興經濟體還是工業化國家,還都無法忽視GDP的增速以及本國經濟規模的變動。儘管去年中國經濟增速有可能為14年來的最低,但7.5%左右的增速足以傲視主要經濟體。據世界銀行剛剛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2014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7.7%。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今年極有可能跌破6:1。這意味著2014年中國GDP將達到甚至超過10萬億美元。

  文章分析,中國經濟在邁上9萬億美元台階之後的急務,不是2014年的經濟規模能否跨入10萬億美元,而是基於既有增長模式派生的系統性經濟與金融風險如何管控。

  梳理2013年中國經濟運行中的諸多風險,最大的隱患是政府對可能爆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擔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面對日益嚴重的產能過剩,面對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房地產調控,面對以往是監管灰色地帶的影子銀行與地方債危機,以及被動而生的外匯占款,央行的主動行為空間越來越小。而上證綜合指數再度成為亞洲表現最差股指的事實,亦再度印證了中國要建設強大的證券市場,至少在短期內沒有現實可能性。中國經濟增長與股市表現的顯著背離,某種意義上也反映出中國經濟的新舊兩大部類內部結構大調整的迫切性。如果上市主體質次價高,無論證監會出台什麼管理規定,只能治標不治本。

  以往一直認為債務危機離中國很遠,但有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全社會的債務總額是GDP的215%,如果這一數據較為準確,那意味著中國的債務杠杆率已高得離譜。記得兩年前,還有人樂觀預期:中國的債務水平遠較日、美低,且經濟增長速度也高於美、日,因此,儘管中國日漸放大的債務雪球會對經濟肌體有所損害,但不至於演變成大規模的經濟危機。但隨著中國真實債務信息的不斷披露,筆者發現,中國本身也已成了世上數一數二的債務大國。中國靠“借改革開放的新債”發展經濟的成本,已足以衝銷經濟增長的收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