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馮氏喜劇片的沒落

http://www.CRNTT.com   2014-01-27 11:43:51  


馮小剛導演的《私人訂制》又入圍金掃帚獎“最令人失望影片”、“最令人失望導演”和“最令人失望編劇”。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訊/馮小剛的電影連續入圍“金掃帚獎”,這個獎不是專家、影評人評出來的,每一張都是網民投票——如今不再買他賬的人,正是那些曾經擁戴他的觀眾。馮小剛低估了觀眾的欣賞水平,對觀眾仍然抱著一種施舍的心態。

曾經的鐵三角

  說馮氏喜劇,不可避免地要先說王朔。從1991年的編劇成名作《編輯部的故事》,到1994年的導演處女作《永失我愛》,1997年的“馮氏賀歲”創業作《甲方乙方》,馮小剛(微博)的每一個里程碑,都同時鐫刻著王朔的名字。即使《甲方乙方》之後一度分崩,仍然藕斷絲連,每回馮小剛想要“有感而發”——比如《一聲嘆息》的婚外戀、《非誠勿擾》的中年危機、《私人訂制》的……報恩二王,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得找第三王:王朔。

  最初和馮小剛合作的導演鄭曉龍說:“馮小剛當時能把王朔的小說倒背如流。可以說,他是在模仿王朔的語言風格中成長起來的,他能走到今天,完全是王朔的語言風格推著他。別看他現在轉型,但是他以後還是回到老路子上的。王朔的語言是馮小剛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改編王朔的不止馮小剛一人,小說裡的王朔、別人導演的王朔、馮小剛改編的王朔——你能看出三者各不相同。相比王朔百無禁忌的痞氣,馮小剛的價值觀主流得多。他曾坦言,自己“比較接受的是王朔對於很多事極端的看法,不相信真善美”,但為了通過電影局的審查,或者為了電影更好賣,只有嘗試“折中”。儘管自己也覺得“販賣真善美有點廉價”,但“觀眾願意相信”。

  馮王的合體使得馮氏喜劇特點鮮明:京味,調侃,沒有太多誇張的肢體動作,更多依靠語言本身的靈巧。台灣電影教母焦雄屏對之的評價是:“馮小剛、王朔式的詼諧其實多少帶著城市人的知識分子調調,雖稱自己庸俗,但其實骨子裡看不上庸俗和假道學,比起天真有夢,更多是一種自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