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該怎樣避免與日本的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4-01-30 09:32:34  


 
  是的,應該避免中國和日本發生戰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接受美國《赫芬頓郵報》子報《世界郵報》創刊號采訪時,針對世界上一些人對中國迅速崛起後,必將與美國、日本等舊霸權國家發生衝突的擔憂,他說“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這種大國崛起必然與已有大國衝突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那麼中國該怎樣避免與日本的戰爭,而不陷入修昔底德的歷史陷阱呢?

  歷史是一面鏡子,人類應該從歷史的戰爭教訓中提高避免戰爭的理性。2014年不但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盡管如中國外長王毅所說,他對安倍將中日現在的關系與一戰前德英關系類比感到“莫名其妙”,但是世界上卻有不少專家做這樣的類別分析。實際上,從人們對一戰的反思中,確實可以得到對於避免中日兩國之間再次爆發戰爭的有益啓示。這些啓示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從對戰爭的錯誤思想和價值觀念中走出來!中國避免同日本、同南中國海領土有爭端的國家以及同美國發生戰爭,關鍵還是要有正確的對待戰爭的思想和價值觀念,並且一定要走出以下誤區:

  第一,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現在很多人認為中日之間必有一戰,否則無法解決釣魚島問題。對於中國的崛起,不少西方國家的學者和政客,也認為中國也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梅爾西梅爾(John Mearsheimer)教授認為“中國不可能和平崛起”。這是可怕的觀點,這與一戰前夕一些國家領導人的看法又是多麼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德國首相貝特曼·赫爾維格(Theobald von Bethmann-Hollweg)認為大戰是不可避免的。類似地,英國首相格雷爵士(Sir Edward Grey) 認為“沒有人類能夠事先阻止它的發生” 。

  在對一戰的反思上,著名的美國前國防部長助理、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Nye)的觀點非常值得人們思考:“在從1914年汲取教訓的同時也要警惕歷史相似論,特別是在這引起不可避免論時。”他說:“戰爭永遠不是不可避免的,盡管認定其不可避免可能成為戰爭爆發的原因。”因此,對於中國、對於日本,一定要跳出歷史的窠臼,要千方百計地努力避免戰爭,這樣才能真正遠離戰爭!

戰爭一開始,地獄便打開

  第二,戰爭是光榮的,通過戰爭中國才能崛起。戰爭是光榮的在中國很有市場。很多人心中還深刻記憶著120年前甲午海戰給中國帶來的屈辱,很多人還深刻記憶著抗日戰爭期間日本軍隊在中國所犯下的暴行,如南京大屠殺等。盡管抗日戰爭中國是戰勝國,但很多中國人心理上並沒有解開對日本仇恨的心結,尤其是日本不但不能正確面對歷史,而且還頻頻傷害中國人的感情、與中國領土的爭端上寸步不讓。很多中國人特別希望中國能夠與日本打一仗,徹底洗刷民族的屈辱。因此,數量龐大的中國人認為對日本的戰爭是正義的、是光榮的!另外,在更大的層面上,一些人認為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打一仗才能真正樹立強國的權威,與那些有領土爭端國家的戰爭具有偉大意義,這同樣是危險的想法!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去整整一百年了,人們還這樣美化戰爭,這是非常可悲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與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發生戰爭,顯然將是災難性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