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澳門:“賭城”變“堵城”?

http://www.CRNTT.com   2014-02-07 09:57:59  


 
  但在拱北口岸方面,由於通關查驗要求較嚴較高,因而旅客排隊候檢時間較長,因而就“堆積”了大量旅客塞滿拱北口岸廣場,輪候者需要轉幾圈才能進入分流通道。因輪候時間過長,現場秩序非常混亂,“打尖”推撞時有發生,每當分隔線開放時,只能是採取人潮管制措施,最高峰時數千名旅客在拱北口岸廣場輪候出境,旅客需等候三個小時才能完成通關手續。因輪候時間長,現場秩序十分混亂,一些不守秩序的旅客還“插隊打尖”,甚至跨越鐵馬圍欄,引起其他旅客不滿鼓譟,幾乎釀成騷亂。尤其是在採取分流措施,每當分隔線開放時,輪候者一哄而上向前衝刺,空手的尚可一搏,攜帶行李和小童的,就十分驚險狼狽,有旅客形容極為恐怖,有象當年“走難”。到澳門尚未享受“休閑”,就先嘆一聲“走難”。

  幸好,沒有發生重大意外。實際上,內地和國外都曾因為人群擠迫,當有人不慎跌倒時,後面的人群或是由於慣性作用而“煞掣”不及,或是不知道前面發生意外,仍然繼續往前衝擠,結果就發生“人踏人”甚至是人命意外。幸好澳門歷來是蓮花寶地,有上天眷顧而未曾發生此類意外,但不等於今後就不會發生。因此,還需及早做好因應之計。

  造成這個現象,除了是內地居民趁“大黃金周”來澳門旅遊之外,也因為多數旅客都是集中在拱北--關閘過境。實際上,這個通道承載了八成以上的旅客,曾同為處級位階的橫琴、跨工區、灣仔、卻是鬆動有餘。如能合理分流,不致於此。過去,就說是橫琴島內正在修建道路,路面不好走,且沙塵滾滾,難以將拱北的旅客引流到橫琴去。而現在道路已經修好,行車及景觀條件一流,但仍未設法將拱北的旅客分流到橫琴。只要能從橫琴分流一部份旅客,拱北和關閘口岸就能減輕一點負擔。澳門特區政府及其旅遊局,是否可與內地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商量,今後凡是旅行團,都應從橫琴過關。而且,從高速公路尤其是廣珠西線直達橫琴,更為方便,並能減輕拱北的道路負擔。

  當然,“個人流”旅客難以控制,而且不少“個人遊”旅客,即使是從高速公路下來,也要走拱北--關閘一線。據說是希望能在澳門關閘門樓下面經過,因為傳說將能贏錢。這部分旅客是難以將之分流到橫琴的。

  或許,在“粵澳新通道”建好後,乘坐廣珠城軌的旅客,就可以由此分流,減輕拱北——關閘的負擔。當然,當港珠澳大橋的珠澳口岸人工島建成後,也可將部分旅客疏導到此出入境。但由於珠海的引流通道設計,並不是直接連通拱北地區,而是向西延伸近十公里,直抵洪灣後才有出入口,因而人工島口岸的通關,只能是便利於高速公路乘客。不過,據說珠海方面有設想,再建一條引橋到九洲港附近,接駁九洲大道,這就可通過公交工具引流市區旅客。而澳門方面也可透過軌道交通或傳統公共交通,分流一部份過關旅客。

  拱北口岸汽車出境通道的隨車旅客查驗廳,在動工日期一再延後之後,於去年中終於動工,但仍未能趕及春節之前投入使用。從施工進度看,在完成查驗廳土建工程後,還需安裝及調試設備,相信還要再用多半年時間。但總能解決隨車的老弱小童過關難的問題,並分流旅客大廳的部份人流。不過,其設計方式可能會起到副作用,就是查驗廳的位置,較為偏向管制區之外,可能會導致部份從水灣路、情侶路一帶、拱北車站的非隨車旅客,也選擇在此步行過關,從而擠佔隨車旅客的空間和時間。不過,倘“擠佔”情況並不嚴重,也不啻是方便其他過境旅客,減輕拱北口岸查驗大廳負擔的好辦法。(作者:永逸)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