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後WTO時代開啟對中國至關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4-02-19 08:56:28  


 
  文章分析,太平洋這一邊的秩序重建緊鑼密鼓。

  2009年美國參加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參加環太平洋戰略經濟合作夥伴關係談判的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智利、文萊、馬來西亞、新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以及日本、加拿大。幾乎環太平洋的經濟體均加入其中,這一自貿體談判成功,將在成員國之間取消海關關稅和其他稅收,同時成員國遵守社會權利、人權和環保公約。

  環太平洋與環大西洋兩大最重要的自貿區胎動,中俄兩國均未受邀。後WTO時代開啟對於中國而言至關重要,中國將從受惠國轉為受損國。

  WTO時期,中國是最大受惠國,嵌入全球經濟鏈條成為重要一環,貿易順差、東部沿海地區產業鏈條完整分布、超大型企業出現、城市化開端,無不受惠於全球貿易鏈條,加入WTO對中國而言是難得的歷史機遇,那些血汗工廠的譴責不過是事後諸葛亮,沒有認識到中國大規模的低端就業人口的現實制約,慣於從後視鏡中顯示自己的超前意識。

  毋庸諱言,中國貿易優勢主要來自於低價,質量普通但價格低廉促使性價比一流,全球各地都從義烏批發,義烏一天的快遞發貨量高達30萬單左右。這一優勢是脆弱的,產品安全信用岌岌可危,人民幣上升與關稅上升,隨時會抹去價格優勢,如果從智利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關稅為零,為什麼要路遠迢迢到中國中西部生產。

  文章認為,中國政府表示對TPP持開放態度,這是明智的。中國建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檢驗開放之後的承受度,這是務實的自我開放舉措。我們可以關上門不許自貿區產品進口,這樣做的結果是自絕於全球貿易,被太平洋與大西洋同時拋棄。

  做好充分的轉型心理準備是必要的,經濟轉型必然進入陣痛與低迷期,內外形勢均不容樂觀,改革執行過程存在種種偏差。對轉型輕鬆度越存幻想,會越痛苦。

  文章最後說,中國經濟到轉型的關鍵時刻,法治市場不健全必無前途,應從建立產品信用、公司信用著手,開拓國內市場,以有底氣的規則、以新的信用面貌亮相國際市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