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烏克蘭的歷史死結:我不是“小俄羅斯”

http://www.CRNTT.com   2014-02-24 11:14:55  


烏克蘭前美女總理曾迷倒全球無數男性,她的作風和獨具特色的發辮成為烏克蘭政壇上一道風景綫,季莫申科當下也是反對派陣營最有人氣的政治人物,借著此次廣場運動,可否東山再起?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訊/與歐洲其它民族的命運迥異,烏克蘭人長達近700年時間里,幾乎沒有自己的貴族、地主、商人和知識分子,極少數政治、文化精英亦高度俄化,甚至不會講烏克蘭語。一個種田種了700年的民族,烏克蘭人對商業、工業、行政、法律、教育,曾經相當陌生。“我不是小俄羅斯”——儘管受到壓制和同化,烏克蘭追尋和確認民族身份的火種幾百年間從未熄滅。烏克蘭古近史,就是一部種田史、血淚史、被瓜分史;烏克蘭當代史,就是一部民族主義發飆史、伸張史。只不過烏克蘭的民族主義相較其它民族,像“2002年那一場雪,比以往時候要晚一些”,但它卻後勁十足,有時候還非常上頭。
-
 纏繞在烏克蘭身上的歷史死結(一)

 ——誰是烏克蘭人?

  烏克蘭,美女嚴重泛濫成災的國度,需不需要加上“之一”,尚可商榷,但必要性不大。基輔街頭,一口不怎麼帥的“鍋”經常手牽兩三個“波姬小絲”,左擁右抱,直叫人垂涎三尺。

  賢淑的烏克蘭美女,西歐成功男士頗為垂青的伴侶,相比起愛酗酒,責任感弱,不那麼勤快的東斯拉夫男人,烏克蘭女性與西歐紳士和賢惠的中國男人過日子倒是種絕佳組合。

  如果烏克蘭的政治和社會轉型也像它的女性那樣完美就好了。通常來說,美女是天生的“資本主義動物”,會向著富裕發達的方向流動,其實人皆有這種本性。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近年不僅在流失美女,也在流失人口。蘇聯解體前,烏克蘭約5180萬人口,十年後下降到4840萬,經過最近這十年,再跌落至4400多萬。

  無外乎四大原因導致烏克蘭人口負增長,一、出生率低;二、移居國外追求更好的工作與生活機會;三、烏克蘭獨立後,部分俄羅斯族流回俄羅斯;四、男人酗酒、嗜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男性壽命短,死亡率高,使得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烏克蘭的女性數量要比男性多出8個百分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