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面臨全面深化改革大考

http://www.CRNTT.com   2014-02-26 09:13:37  


 
  4. 市場決定性作用牽動改革全局

  (1)市場決定與政治體制改革。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將倒逼政治體制改革。例如,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法治市場經濟的基礎上,由此倒逼法制改革。再例如,公共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更有賴於政府行為的透明化,更有賴於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由此倒逼政治體制改革。

  (2)市場決定與社會體制改革。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將為公平正義的社會體制改革創造有利條件。例如,行政配置資源是貧富差距拉大和社會不平等普遍存在的根源之一,這很難通過社會體制本身的改革來解決,需要通過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建立得到根本的解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能提供廣泛的就業、創業空間,將為中國到2020年初步形成“橄欖形”社會新格局奠定堅實的市場基礎。

  (3)市場決定與文化體制改革。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將有力地牽動影響文化體制改革。中國文化發展之所以與發達國家還有比較大的距離,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文化資源在相當大程度上仍由行政配置,行政管制現象還比較普遍。在政府作為公共文化主體並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下,文化產業資源交由市場配置,可以釋放文化產業的潛力,也可以有效倒逼文化體制改革。

  (4)市場決定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更有賴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相關制度建設。從改革實踐看,在政府主導資源配置的體制框架下很難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的根本出路在於建立資源環境產權制度,推動資源要素市場化,充分利用市場手段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激勵約束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於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正確觀念,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有利於抑制消極腐敗現象。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四個有利於”,必將伴隨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

  這是因為:“市場決定性作用”,意味著資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將對中國走向公平可持續增長的轉型和改革具有決定性影響;意味著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的終結,對於市場主導下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有決定性影響;意味著權力配置資源導致機會不平等、權利不平等的歷史終結,對於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具有決定性影響;意味著官本位、權力尋租、經濟特權的歷史終結,對於抑制消極腐敗、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具有決定性影響。只有思想解放不斷取得突破,才能產生自覺、堅定、務實、到位的改革行動。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文章認為,處理好改革與多數人利益,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起點和重要經驗。今天,能不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緩解並縮小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逐步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和社會結構,決定著全面改革的成敗。

  正如《決定》指出的,“當前,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指出,“隨著改革不斷推進,對利益關係的觸及將越來越深,對此也要有足夠思想準備”。明確地提出要以更大的決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表明中央對推進全面改革的清醒判斷,以及改革的勇氣和魄力。

  1. 全面深化改革面臨利益結構失衡的突出矛盾

  改革開放35年來,在普遍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時也應當看到,固化的利益格局不僅總體上形成,而且已經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礙,成為推進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治理轉型的最大阻力。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關頭,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表現出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堅定、自覺地歷史擔當精神。

  (1)固化利益格局的形成。

  固化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這些年出現所謂的“富二代”、“貧二代”等現象,是一個集中反映。總的趨勢是,貧富差距代際傳承的特征比較突出,中低階層通過社會向上流動成為中上階層,要比過去困難得多。

  貧富差距仍呈現擴大趨勢。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基尼系數始終保持在0.47以上,2012年為0.474,2013年為0.473。儘管某些方面有所緩和,比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3.33:1降到2013年的3.03:1,但其收入絕對差距仍在擴大,從2009年的12021.5元擴大到2013年的18059元。如果考慮到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差距,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差距會更大。

  利益失衡的焦點是灰色收入。由於分配不公、權力尋租、資源占有、壟斷地位等產生的灰色收入,成為當前經濟領域、社會領域中的重要問題,也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問題。

  特權現象呈現出機制化、長期化的特點。這些年由於政治體制改革滯後等多方面原因,特權現象比較普遍,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較突出,呈現出機制化、長期化的特點。特權問題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頭”。改革攻堅,需要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有更大的決心和魄力,有更務實的行動路線。

  尚未形成組織化的利益格局。既得利益是一個客觀實際,利益固化也是一個現實問題。但總的來看,尚未形成集團化、組織化的狀態。灰色收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灰色收入獲得者自己也覺得收入不合理,覺得拿不上台面,從而通過各種方式偷偷隱藏起來。這就給解決利益結構失衡問題留下了巨大的改革空間。對此,我們應當有信心,通過改革,就能夠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