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民進黨倘再卡服貿協議將陷兩難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4-02-28 09:13:21  


資料圖:民進黨在“立法院”杯葛兩岸服貿協議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訊/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民進黨倘再卡服貿協議將陷兩難困境》指出,民進黨阻擾《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到了黔驢伎窮、進退失據的地步,但民進黨也有倘若再次執政如何應對兩岸協議的問題,迫於道義和心理壓力,估計不能再胡搞下去,在這個會期之內,能夠完成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 

  海峽兩會第十一次會談昨日在台北舉行,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簽署了《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和《海峽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前一項協議商定,雙方將開展氣象業務交流與合作,進行災害性天氣業務合作,交換氣象資料與信息;後一項協議則商定,雙方將開展地震監測合作,對地震活動監測合作,就災害性地震進行溝通。開展地震監測技術合作,就地震監測的前瞻性發展、地震速報預警的技術開發、地震背景與前兆分析、預測研究和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等議題進行交流和合作。

  這兩項協議的簽署顯示,海峽兩會的協商已向著攸關台灣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領域發展。實際上,台灣地區的地理及地質等環境所致,台風、暴雨及地震災害較為頻仍,嚴重威脅台灣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甚至有時還對台灣政治局勢造成微妙的影響。而由於台灣地區並不是這些領域的國際組織成員,與國際組織的技術業務聯繫存在著一定的困難,而大陸在這個領域內,除了是可以獲得該領域的國際組織的支援之外,本身的業務技術也已有長足進展,因而在簽署協議後,是可以幫到台灣的,並籍著兩岸交流合作機制的建立,有助於促進台灣地區以適當的方式參與該領域國際組織的活動。當然,台灣也可以幫到大陸。遺憾的是,這兩項協議由於只是限於監測和預警合作的範疇,而沒有相互救助的內容,尤其是在倘台灣發生單靠自身力量難以自行救助的重大颱風或地震災害時,大陸是否可以出動各種民間救援隊伍進行救助的內容。此可能要等待到兩岸進入政治對話階段,簽署結束敵對狀態協議後,才能進行探討並實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