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政府工作報告對台政策穩定中微調

http://www.CRNTT.com   2014-03-06 08:36:57  


 
  但《政府工作報告》將以往慣用的“一個中國原則”調整為“一個中國框架”,又凸顯了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對台政策也隨之有了適當的微調。眾所周知,“一個中國原則”是原則性而不可更改的,其定義有“老三句”與“新三句”之分:“老三句”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新三句”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而與“一個中國原則”相比,“一個中國框架”沒有改變“一個中國”立場,但它對“一中原則”進行了軟性處理,其概念更富彈性。兩相比較,“一個中國原則”雖是客觀存在,但更偏重主觀認知,相對硬性;“一個中國框架”則根據兩岸各自現行規定,從法理支撐的角度著重強調“一國”的客觀存在,相對軟性。另外,“一個中國原則”突出政治範疇概念,包含對國家主權等問題的強制規範;而“一個中國框架”雖也包含對國家主權的堅持,但內容多元,至少從字面上講可以涵蓋政治性、經濟性、文化性或社會性的內容,可以包括“中華經濟圈”、“中華文化圈”,也可以包含“兩岸和平協議”等。“一個中國框架”的提法,將有利於化解島內對政治性議題的過分敏感,有利於兩岸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也有利於凝聚“兩岸非國與國關係”的共同認知,而且也有利於讓包括部分並不贊成“台獨”的民進黨人在內的多數台灣民眾,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工作。因此,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調改為“維護一個中國框架”,既堅持原則性,又有了靈活調整,相對較為寬鬆、寬容。

  而緊接著的“鞏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促進經濟融合,推動交流合作,開展協商談判”一段,則是未來一年中央所要推動的對台工作任務。“鞏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過去的提法是“加強兩岸政治互信”,但二零一二和二零一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沒有再提。現在李克強總理再次提起“兩岸政治互信”,而且將“加強”改為“鞏固增進”,可能是基於以下的政治背景:在前兩年,馬政府“先經後政”甚至是“只經不政”,大陸方面為了避免操之過急,導致適得其反,因而對推動兩岸政治對話採取了“事緩則圓”的政策;而現在兩岸已經實現了“張王會”,馬英九對進行“習馬會”也懷有強烈意願,推動兩岸政治對話具有了可靠的前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