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讀懂自貿區的改革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 09:33:40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訊/今年兩會,關於自貿區的複制推廣頗受關注。自去年10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自貿區”概念迅速流行。近日,不少省市也紛紛傳出積極申報試點自貿區的計劃。

  人民日報發表記者郝洪評論文章表示,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央為推進新形勢下改革開放提出的一項重大舉措,寫進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談到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時,更鼓勵上海“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盡快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新制度”。

  文章分析,“複制推廣”的是什麼?倘若將“自貿區”僅僅看成是一次政策紅利的釋放,寄希望像複制工業園區那樣跟風上馬自貿區,恐怕不僅會誤讀自貿區的創新價值,更誤解了中央加快自貿區建設的改革深意。

  自貿區是什麼?自貿區是制度改革試驗田,是“種苗圃”,而不是“栽盆景”,是要孵化出可複制、可推廣、行之有效的制度。它是“廢”、“改”、“立”把握國際通行規則,廢除不符合市場規則的制度,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海關監管制度、企業登記制度;建立新的、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

  以簡政放權吸引企業投資,通過政府自我革命推進市場公平;以“負面清單”制度給企業以創新空間,釋放束縛企業生產力發展的因素如果要說優惠政策,“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要求就是自貿區的優惠政策,制度改革就是自貿區的政策紅利。這就是中央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背後的改革深意:一方面,通過上海的先行先試,探索適合中國特色的投資和貿易體制;另一方面,也給地方釋放出強烈的改革信號,要擺脫政策依賴,以創新有為、善作善成呼應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

  今天,處於轉型期的中國,各區域發展不平衡,面臨挑戰也不同,再期望有一個統一優惠政策拉動經濟增長已然不可能。相反,由於習慣對政策依賴,導致地方過多幹預市嘗遏制市愁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