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雙重匯率壓力的挑戰與突圍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 09:32:52  


 
  2.日元貶值阻礙中國產業升級

  雖然日元貶值刺激了日本自身的經濟增長,但其帶給中國的卻是緊縮效應。

  日元對美元匯率和韓元對美元匯率的日度數據顯示,在2012年之前,韓元匯率和日元匯率的變化之間似乎並看不出有什麼明顯關係,但自2013年之後,韓元匯率的走勢卻突然變得幾乎與日元亦步亦趨。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全球產業結構序列中,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競爭性很強。由於此前日元匯率高估,所以,對於日元匯率的變化韓元都不以為意;但安倍量寬之後,日元大幅貶值對韓國產業構成了威脅,為把日元低匯率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自2013年開始韓元便不動聲色地開始緊盯日元走勢了。

  而由此帶來的問題是,韓國目前的產業結構與中國的重叠度較高,也正是中國產業升級要攀上去的上一個產業階梯。然而,追隨日元貶值的低韓元匯率,卻直接堵塞了中國產業升級的通道。

  以造船業為例,可以最清楚地說明這一點。2010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造船大國,在2011年蟬聯了這一地位,但在2012年卻又將頭把交椅還給了韓國。

  因為2010年是韓國出口價格指數急速上升並大幅度超過中國的一年,中國造船有價格優勢所以奪走了韓國占據多年的頭把交椅,2011年中國和韓國出口價格指數基本一致,所以,在中國2010年從韓國手中搶過造船第一大國的寶座之後,2011年能夠繼續維持這一地位;但到了2012年,韓國出口價格漲幅開始持續低於中國,由此導致中國在2012年丟掉了造船第一大國的位子;迄今,中國造船業全行業陷入蕭條。

  是什麼主導了出口價格的變化呢?圖4提供的資料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同比升值幅度直接左右著中國出口價格漲幅的高低。因此,全球貿易和航運的不景氣固然是現實,但其對所有造船業者的影響都是一樣的,而全球排名第一寶座得而複失,則表明是中國自己出了問題。

  其實不僅僅是造船業,整個江蘇省都因與韓國產業結構光伏、鋼鐵、造船、機械、電子等具有較強的競爭性,而在2013年面臨著嚴峻的問題。數據顯示,在2013年1~5月全國銀行業新增不良貸款中,江蘇占了40%左右,不良貸款餘額僅次於浙江。

  回望過去三十年,經濟發展得最好的三個省份廣東、浙江和江蘇,它們也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本來應該具備更好的結構轉型升級條件,轉型升級成功的概率也應該更高。然而,現在它們卻一個接一個地倒了下去,這與過去宏觀政策的失誤,特別是人民幣匯率只升不貶導致實際有效匯率最終高估有著莫大的關係。渴望轉型升級而未能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肯綮,也是現在政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單純一段時間的經濟減速和困難,並不自動帶來升級問題的解決。

  考慮到中國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已被其他成本更低的經濟體擠壓得非常厲害比如,國內售賣的服裝已有相當部分是海外生產,而我們試圖提升的高端又被韓國、日本“蓋帽”,這導致中國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就越來越大。

  應對策略建議

  文章提出,由於人民幣對美元總體升值,美元反彈客觀上造成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而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會降低中國整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對經濟構成緊縮;分行業來看,可貿易程度越高的行業,受實際有效匯率偏高的負面影響就越大,由此造成了“產業空心化”和經濟所謂的“脫實向虛”。

  由於韓國產業結構與中國競爭性較強,其產業結構也是中國希望躋身的上一個產業階梯,日元貶值所誘發的韓元跟隨走弱,直接阻塞了中國產業升級的通道,加大了中國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而所有這些壓力,其實都是來自於一個關節點:人民幣對美元缺乏彈性、總體升值導致實際有效匯率高估。

  因此,當前激活中國實體經濟的關鍵,是要讓實體經濟能夠賺到錢,實體經濟賺到錢才能把其目前的高負債率降下來,才能改善地方財政收入狀況,讓地方財政從高負債狀態回歸正常。而前文分析顯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升值對企業利潤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因此,建議是:加速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通過增強人民幣對美元雙邊浮動彈性,借助市鋤制修正高估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最終實現激活整個中國經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