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勞動人口負增長下的改革突圍

http://www.CRNTT.com   2014-03-22 14:07:41  


過去勞動年齡人口是正增長,從2011年開始就是負增長,絕對數在減少。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7.5%的GDP增長目標,這是一個合理且能夠達到的目標。從2012年開始,我們實際上已經接受了可以低於8%的經濟增速,這和以前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為什麼現在可以接受8%以下或者7.5%的速度?而不再是口頭說7.5%,但實際上還是要“保八”?

  勞動人口負增長致使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員蔡昉文章表示,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句話,是第一次講也是最後一次講,即經濟增長速度要與潛在增長率相適應。潛在增長率就是當前生產要素的供給——土地、勞動、資本能夠供給的數量,加上當前的勞動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及其變化趨勢等因素綜合考慮進來,可以保持的合理經濟增長速度。

  如果我們要使實際增長速度和潛在增長率相適應,就要看看潛在增長率是多少,然後就能決定是否能接受實際經濟增速。

  我們對過去和今後一段時間的潛在增長率做了一個估算,總體上看在1995年到2010年期間,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為10.3%,過去實際增速也符合這一潛在增長速度。

  但2010年,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轉折。這一年進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從人口數量上看,我們發現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即15歲到59歲的這部分可以就業人口的增長已經達到了頂峰——2010年達到總量的最高峰,2011年開始減少,幅度不大,但2012年一下就減少了345萬,且隨後還在繼續減,也就是說中國發生了“符號”的變化,即過去勞動年齡人口是正增長,從2011年開始,就是負增長,絕對數在減少。

  過去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幾乎每一個增長源泉都和好的人口結構有關係。比如,勞動力的充足供給、人力資本的貢獻、勞動力從低生產率部門到高生產率部門的重新配置以及資本報酬沒有遞減,都和勞動力無限供給、人口紅利有關。所以2010年發生的轉折,使得潛在經濟增長源泉發生了變化,潛在增長率一下降到了“十二五”期間的7.6%左右,如果按照這個趨勢,假設沒有其他變化,預計“十三五”期間可能進一步降到6.2%。

  可以看到,過去幾年經濟增速大體在潛在增長率上增長,今年的目標還是與潛在增長率相差無幾,所以可以接受,因為符合潛在增長率。符合的涵義,第一是不會有通貨膨脹,這是我們經濟增長的上限;第二,我們知道還有下限,不會造成就業壓力和嚴重的失業現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