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風險:茶杯里的風暴

http://www.CRNTT.com   2014-03-25 09:30:46  


 
  人民銀行在這一輪匯率調整之前釋放了比較明顯的信號。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關於前瞻匯率政策指引中有這樣一句話:“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2月29日發布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在貨幣描述當中這段話發生了變化,變成“加大市場供求決定匯率的力度”。央行貨幣政策報告是惜字如金,如果政策不發生變化,它的文本是一字都不變,甚至標點符號都不變,但是這樣一個變化本身已經向市場做出比較明確的暗示,這個暗示是在29日的貨幣政策報告當中提出的。

  在2月22日那一周開始了匯率的調整,為什麼?因為2月22、23日在舉行20國集團央行行長和財政部長會議。中國匯率的變化,無論是快速升值還是快速貶值,通常是發生在重要的國際事件背景下,或者是世界銀行年會,或者是二十國集團會議。這些因素讓我們判斷匯率最近出現這樣的變化,更多是政策的變化,而不是經濟基本面的變化。

  金融創新不徹底  使股市成為風險窪地

  文章指出,為什麼股市做出這樣的反應?這就要回到最初提的問題,現在出現的一些事情是茶杯里的風暴,還是暴風雨的前夜?這就要回到供給層面的考慮,就要考慮到制度因素。實際上中國經濟正在經歷金融創新,就是所謂的影子銀行。但是這個金融創新是不徹底的。金融創新體現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管制的放鬆以及對金融產品價格管制的放鬆。在中國所有的金融產品,從儲蓄存款到政府債券,到地方平台債、企業債、公司債、信托理財產品,除了股票市場以外,所有金融產品全部剛性兌付,或者有剛性兌付預期。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相信中國經濟作為一個系統是有風險的,正常情況下這樣一個系統性風險應該被系統中的各種金融產品的系統性風險定價來體現,來分散。但是由於存在著不徹底的金融創新,由於普遍存在剛性兌付,使絕大多數金融產品無法體現和分擔系統性風險,以至於使這個系統性風險集中地、過分地、顯性地體現在一個唯一沒有剛性兌付的金融產品上,那就是股票市常所以股票市場成為風險窪地,過度體現了這個系統的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