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要重視中國世界級企業的結構失衡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4-04-01 09:03:28  


 
  所有制結構失衡:國有與非國有企業的效率比較

  文章指出,85家中國大陸上榜企業中,國有企業占75家,接近90%;非國有企業10家,且整體排名上偏後,有6家企業排名位於310—400之間、3家企業排名位於410—500之間。但上榜的非國有企業中也不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例如,華為公司國際業務比例早已超過國內,是名符其實的全球性經營公司,已經進入同行業世界競爭的第一梯隊。聯想也已成為世界領先的計算機辦公設備製造商。

  2013年《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數據比往年增加了總資產、總股本、雇員數等指標,更便於比較不同類型企業的經營效率。通過比較反映企業經營效率的資產周轉率、人均創收指標情況,可以發現:中國大陸上榜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經營效率的差距非常明顯,非國有企業擁有較高的資產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國有企業平均資產周轉率為0.7次,不僅低於全球上榜企業平均值,而且遠低於中國的非國有企業平均值。人均創收方面的差距更加明顯:非國有企業平均人均創收49.2萬美元,比國有企業平均值高21.4萬美元,比全球企業平均值高5.3萬美元。

  行業布局不均衡:美、日、中三國企業競爭格局對比

  文章提出,2013年《財富》雜誌把全球500強企業分為52個行業,美國上榜公司分布在46個行業,日本分布在23個行業,中國分布在26個行業。其中,中美都有公司上榜的行業有21個,中日都有公司上榜的行業有15個。對美國大公司而言,在25個行業不會遇到來自中國的強大競爭者,而對中國大公司而言,則只有5個行業沒有來自美國的世界級對手。對於中國大公司而言,在11個行業沒有來自日本的世界級對手。對日本大公司而言,在8個行業沒有來自中國的世界級競爭者。

  如果按利潤額排名來比較中美日上榜公司,這種行業結構不均衡體現得更加明顯。美國利潤額排名前10位的公司包括:1家傳統老牌石油公司、1家汽車公司、2家銀行、1家保險公司、1家計算機軟件公司、2家系統集成商、1家全球零售業巨頭、1家投資公司,充分體現了行業的多樣化、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產業、金融產業與非金融產業等的均衡布局。日本利潤額前10位的公司行業分布也相對多元化:3家金融財閥集團、2家汽車公司、1家郵政、1家通信公司、1家電子公司、1家綜合商社、1家煙草公司。而中國利潤額前10位的公司則相對單一:5家銀行、3家石油公司、1家通信公司、1家電網公司,全部屬於相對壟斷性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在獲得國家稀缺資源、獲得銀行貸款或便利的市場准入和行政審批等方面存在獨特優勢,因此獲得了相對較高的利潤額。

  市場結構失衡:國際國內市場比較

  文章稱,2012—2013財年《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營業總收入30.3萬億美元,同比增加3.1%。全球公司往往超過一半的營業收入、資產和雇員來自海外,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整合、價值鏈布局、市場經營,從而大幅提高生產要素效用,有效地規避在一個或幾個國家經營的風險。然而,中國的世界級公司在全球市場方面尚存在著較大差距,跨國經營指數遠低於國際水平。特別是其中占絕大多數的大型國有企業,國際化程度仍相對較低,基本上仍只是國內市場的“巨頭”。不同類型的企業出口占比往往反映了市場的布局和國際競爭力,2000年以來國有企業出口占比持續下降,由2000年左右的近50%下降為2012年的約1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