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既有微刺激何需7萬億

http://www.CRNTT.com   2014-04-17 09:31:40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訊/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十分嚴重,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進入4月份,不少地方政府紛紛召開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表示,“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但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時,地方穩增長政策已然啟動,廣東、海南、天津、江西、貴州等多地發布總額超過7萬億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

  新京報發表財經評論人鬱慕湛文章表示,根據以往經驗,上一次國家計劃4萬億救市,結果各地各部門的配套救市計劃高達20多萬億元。現在已知的地方政府制定的重點投資計劃已經超過7萬億,那麼照此勢頭,如果全國各地都列出自己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再加上各部門的重點投資計劃,總數要有10多萬億元了吧?這實在不是什麼好兆頭。

  今年一季度各經濟數據公布之後,國務院已經採取了3項經濟推進措施的“微刺激”政策,總金額大概不會超過2萬億元。這個數目相對於中國經濟總量來說不是很大,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後遺症也不會很大。

  文章稱,當然,注意到本次中央和各地的“微刺激”內容,幾乎已不見了房地產,多的是“環境”、“民生”、“城鎮化”,投資結構明顯優化。投資刺激的結果不會是泡沫的積累,投資的效果也會有明顯的改進,也就是加大投資可能產生的後遺症會比上次小很多。

  但是,雖然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很大,大家還都承認“經濟運行仍在合理區間”,那麼何必又急著要以加大投資力度去刺激經濟呢?為了中國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淘汰過剩產能,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是實現經濟轉型的必要前提。而在經濟下行壓力嚴重時淘汰過剩產能,要比在經濟上行時或者投資力度加大時淘汰,相對容易得多,尤其是國內那些過剩產能都多少有些政府背景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因此,按照當前的經濟形勢,只需要中央的“微刺激”措施就行了。即使“微刺激”的刺激力度不大,現時的經濟狀況也不需要更大的刺激去造成更快更猛的發展結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