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能為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分擔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4-04-20 08:20:12  


 
  相反,我們已經看到,美國拒絕向台灣出售台方強烈要求的性能更強的F16 C/D戰機,僅答應對已出售的F16 A/B戰機進行升級,近期又傳出就連F16 A/B戰機的升級方案也將撤消。不管美方出於什麼考慮,有一點可以肯定:隨著中國大陸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A2/AD)能力的增強,台灣海峽在軍事意義上已幾乎等同於中國內海。即使美台雙方你情我願,台灣在軍事層面能為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分擔多少責任,也令人存疑。

  在外交層面,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需要一個穩固的亞太同盟體系,而台灣能提供的東西並不多。在美國的亞太同盟體系中,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處於阻遏中國的第一島鏈,但它們相互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日韓關係最令美國頭疼,兩國在獨島主權和歷史問題上的矛盾至今沒有調和的跡象。相反,中韓兩國最近在修建韓國抗日義士安重根紀念館、朝鮮戰爭中的中國軍人遺骸回歸中國等問題上相互配合,似有聯合制衡日本之意。

  除了日韓矛盾之外,台灣與日本和菲律賓等美國盟友之間在海洋問題上也存在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的矛盾。台灣與日本之間存在釣魚島主權與東海劃界爭議,與菲律賓之間存在南中國海及相關島礁爭議。去年簽訂的《台日漁業協議》是個治標不治本的解決方案,因為它回避了主權問題。而台菲之間迄今甚至連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解決方案也沒有。台灣與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這些矛盾可能會由於美國施壓而暫時緩解,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台灣尤其不可能為了替美國分擔戰略重任而放棄在東海和南中國海議題上的原則立場。

  在文化和教育等本質上屬於意識形態的層面,美國確實曾對台灣抱有希望。因為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順應世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通過“總統”直選、多黨競爭、媒體解禁等措施,確立了以西方民主制度為模版的政治體制。台灣一度被美國標榜為西方民主制度的“優等生”、亞洲民主的“燈塔”和“橱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也確實存在用意識形態工具對中國實施“軟遏制”之意。從這個意義上說,台灣似乎大有可為。

  但台灣民主制度的不成熟決定了它所能發揮作用的限度。且不說迄今未解的2014年“3·19”兩顆子彈之迷,也不說民進黨長期以來如何非理性地為反對而反對、甚至不惜斯文掃地動輒以暴力手段阻撓“立法院”正常議事,單說日前剛落幕的反服貿運動,其以破壞民主法治的手法反政府、反中國的惡劣行徑,已經深深傷害大陸內部常以台灣民主為標杆的自由派人士的感情。大陸左派人士更是幸災樂禍,因為台灣當前的事態發展為“西方民主制度不適合中國文化、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斷言提供了佐證。如果台灣的民主制度繼續在民粹主義與政黨惡鬥的泥淖中不能自拔,那它作為面向大陸的民主“燈塔”就只能繼續黯淡無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