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韓國“歲月號”沉船慘劇是如何發生的

http://www.CRNTT.com   2014-04-21 10:04:09  


 
  一、“歲月號”的結構弱點

  “歲月號”是一艘滾裝船,也即“滾上滾下”船。1994年由日本造船廠建造,至今服役近20年。滾裝船是指利用運貨車輛來運載貨物的專用船舶,省去了許多裝卸、起重設備,簡化裝卸程序,甚至可以使集裝箱船能在一般碼頭停靠,不需要對港口碼頭進行大規模改造。這種船的下部貨艙一般裝載客/貨車,上層甲板艙用於運載乘客,一般層數較多。它在潮差較小、公路運輸網絡比較密集的近海區域使用較多,具有便捷、成本低和高效的特點,是對公路運輸系統的有效延伸和補充。

  但這種船下層由於要給車輛預留較大活動空間,因此沒有橫艙壁等設計,艙內支柱少,其結構強度受到削弱,抗沉性差。另外,由於下部貨艙空間大,導致了整船的重心高,加劇了船舶的不穩性,同時降低了各甲板的強度。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歲月號”這種結構設計可能是最致命因素,是導致其傾覆的重要原因。

  另外,“歲月號”內部布局較複雜。為了保證乘客的乘坐舒適性、時尚性,“歲月號”內部結構劃分複雜,功能區域眾多,降低了風險來臨時人們的逃生速度,加重了本次海難人員傷亡。

  二、“歲月號”沉船事故過程可能有人禍因素

  1. 隨意變更路線?

  “歲月號”從仁川出發,目的地是濟州島,船上所載客人多數為學生。據當地媒體報道,當天霧鎖大海,很多船只選擇留在港灣,“歲月號”則選擇了更換航行路線前往目的地。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的《國際安全管理ISM規則》,船舶變更航線時要做兩件重要的事情:更新航行計劃與海圖。“歲月號”船長在變更航線前有沒有做這兩件事?他變更航線的原因是什麼?從他沉船後的所作所為(棄船而逃)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船長專業素質不高,道德水準更是低下,他的變更航線為後面的海難埋下了禍根。

  從“歲月號”出事地點周邊地圖可以看出,“歲月號”出事的地方雖然距離韓國本土較近,但是其周邊島嶼眾多,海事狀況較為複雜;對一艘在迷霧中航行的船舶來說,可謂充滿危險;若同時這艘船是行駛在一條陌生的航道上,則無異於行走在鬼門關上!

  2. 乘客有無安全培訓?

  根據《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的規定,船舶在出發前,有責任向所載乘客進行安全培訓,告知乘客應急預案,明示逃生路線、逃生集合點。“歲月號”所載的乘客絕大部分是高中學生,少量教師和其他乘員。這些乘客的乘船安全知識相對缺乏,若沒有專門對他們進行短暫乘船安全培訓和告知,則在出事的緊急狀態時,他們的不知所措會加劇船舶傾斜危機,從而導致更大規模的傷亡慘劇。從目前的媒體報道看,據獲救乘客回憶,“歲月號”在出發前後,並沒有對乘員進行相應的安全告知和培訓。

  3.忽然劇烈轉向意味著什麼?

  據獲救的乘客回憶,“歲月號”在航行過程中,做過劇烈轉向的動作。我們目前不知道船舶猛烈轉向的原因,可能是在行使過程中避險而為。但這樣的猛烈轉向會導致巨大危險,因為這是一艘客滾船,它的貨艙裝載了各種汽車、貨車以及貨物(可能還有集裝箱,但未見報道)。在猛烈轉向的時候,有可能導致這些貨物發生定向移動,從而改變船舶的重心和穩心,在一瞬間產生了無法回復的力矩,從而導致船舶側翻。根據國際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的規定,滾裝船在總體設計時需要重視車輛、重物的系固設計和計算,車輛甲板表面要做防滑處理,要有足夠的壓載水艙,保證其良好的穩態和穩性,控制吃水,避免發生嚴重的縱傾或橫傾。

  船舶航行在水上,只要縱向或橫向的傾角不大於某一個設計角度,它是可以回復到平穩狀態的;但是,當某種外力過大,或船舶內部的重物分布發生變化導致船舶的重心與穩心不在一線上、且產生超過設計規定的力矩時,船舶就有可能發生傾覆。因此,對服役了近20年的“歲月號”來說,其系固設計和防滑裝置即使非常有效,如此猛烈的轉向也是十分危險的。當然,為什麼要做這樣危險的操作我們目前不得而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