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蘇貞昌嘆無“水晶球”卻重燃“電火球”

http://www.CRNTT.com   2014-05-01 09:09:54  


 
  可能蘇貞昌現在正在心中感嘆:唉!如果三月間發生的是“反核四”而不是“太陽花學運”,或是“太陽花學運”與“反核四”均提前一個月發生;如果民進黨主席選舉的時間是在黨代會七月舉行的前夕而不是在五月下旬,因而其參選人登記領表作業也是順延至五月進行,自己就不會被蔡英文的“代理人”--“小英青年軍”成員林飛帆、陳為廷等人打得落花流水,因而自己也就完全不用宣佈棄選了。而且,反而還可藉著自己在“反核四”運動中積累到的能量,調動起黨內“深綠”和“獨派”的情緒及積極性,傾巢而出地出來投自己一票,擊敗蔡英文,得以繼續執掌黨主席權杖了。

  然而,蘇貞昌的手中畢竟沒有“水晶球”,因而無法“有早知”,預蔔未來,得知緊接著“太陽花學運”還有一場對自己極為有利的“反核四”運動; 蘇貞昌也沒有呼風喚雨之術,無法調動“反核四”運動提前爆發,因而他失去了爭取連任民進黨主席的先機——先是玩弄權術,下令黨主席選舉時程延後,後是籍著自己在“反核四”運動中所積累的人氣,與蔡英文決戰。這就註定他只能做一任兩年的黨主席,未能像其多數歷屆前任那樣,可得以順利地完成兩任共四年的任期。這真是“天意弄人”,只能是嘆一句“時不予我”!

  但畢竟,“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由“反核四”掀發的綠色民意力量,極有可能會蓋過或抵消“太陽花學運”所產生的效應。畢竟,後者的聚焦點是在於兩岸協商談判,只要馬政府能夠吸取教訓,認真而細緻地宣導《兩岸服貿協議》及“ECFA”的一系列後續性協議的內容及對台灣經濟重振的推動力,只要一系列全球化區域性協議的簽署,使台灣地區進一步陷於邊緣化,經濟狀況更為惡劣,只要大陸方面的對台工作能夠總結經驗教訓,做得更深入細緻,將惠台政策措施普及到廣大中低收入民眾及中小企業中去,相信“太陽花學運”的“武功”,就會被廢黜。而“反核四”運動雖然因馬政府以“停工封存”的方式應對而暫時偃旗息鼓,但其能量仍在,還在窺測著馬政府是否實施“以拖待變”的手法,還在醞釀著“下修公投門檻”。而蘇貞昌在“反核四”運動中,將戴在他頭上近兩年的“無能”帽子甩到太平洋去之後,已經恢復及建立起了“有能”的形象。因此,在離開了黨主席的政治舞台之後,仍將可做到“蹲下,是為了更好地躍起”,等待著下一個“熱帶氣旋”的到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