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何以延攬“郝立強”出任黨副主席

http://www.CRNTT.com   2014-05-08 08:52:51  


馬英九日前提名台北市長郝龍斌、新北市長朱立倫、台中市長胡志強出任國民黨副主席,在島內社會引起強烈反響。
  中評社北京5月8日訊/4月29日,馬英九提名台北市長郝龍斌、新北市長朱立倫、台中市長胡志強出任國民黨副主席,此舉在島內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外界多持正面看法,認為現今將“郝立強”納入黨的決策機制具有“加分效果”,有助於全黨團結一致共渡難關。的確,馬英九在當前嚴峻形勢下,提名“郝立強”出任黨的副主席,確有其深層政治考慮: 

  一是增強內部凝聚力,團結一致共渡難關。馬英九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及黨主席後,但未能走出施政困境,改革方案包括年金、稅改等引發強烈反彈,特別是傷害了支持群體的利益,藍營基本盤受到嚴重衝擊;去年9月爆發的“關說案”,馬英九、王金平矛盾鬥爭表面化,在這一輪爭鬥中,馬英九敗下陣來,且輸得挺慘,顔面盡失,領導權威受損,聲望地位大大下降,駕馭全黨的能力受到嚴重削弱,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今年3、4月的“太陽花學運”及隨後的反核四運動,馬當局、國民黨無法凝心聚力,黨內意見紛呈,意見相左、主張不一,有的甚至公開與馬英九、與國民黨中央對著幹,在政策或重大議題上屢屢不同調,讓馬陷入“內外夾攻”的窘境,加劇了“政弱”、“黨弱”現象,政務無法推展,面對外界的壓力節節敗退,被迫不斷作出重大讓步,暴露了國民黨在政策論述和危機處理方面的能力嚴重不足。

  在“太陽花學運”的巨大壓力下,加之王金平背棄黨的主張及黨內無法團結一致共同對外,馬當局、國民黨最終退守立場,被迫答應先“立法”(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後審查服貿協議,使得亟欲推動通過生效的服貿協議嚴重受阻、動彈不得;在近日的核四爭議中,國民黨內也是各說各話,有的甚至公開附和民進黨及綠營主張,主張終結核四;台北市長郝龍斌、新北市長朱立倫皆作了與馬當局態度相悖的表態,且搶在馬英九前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會面,最終當局被迫做出重大讓步,凍結核四,未來是否商轉由公投決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