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鮮辱罵朴槿惠違背人倫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11:40:16  


 
  挑釁的話語人們已經見怪不怪了,朝鮮萬門大炮讓首爾葬身火海已經成為朝鮮的口頭禪,在擁核之後又將核戰爭掛在嘴邊,對韓美發動核戰爭的“叫戰”威脅不時出現。當國際社會正在倡導無核世界的時候,朝鮮無疑成為異類。

  挑釁或者威懾在國際政治中並不鮮見,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就不斷威懾俄羅斯,如果繼續攪動烏克蘭政局將增加制裁等等。威懾性話語是國際政治中的常態,但國際政治也處於不斷進化之中,軍事對壘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形式,經濟、貿易和金融也是無聲的戰場,由此,威懾也越來越“文明化”。

  朝鮮不時揮舞核大棒當然讓周邊國家感到不舒服,但是威懾性話語還算是現代外交體系的一部分,朝鮮只是有些魯莽而已。辱罵性的語言在國家之間的交往中已經慢慢消退,就事論事的攻擊可能依然存在,比如烏克蘭危機中,將對方視為法西斯。

  1月份朝鮮向韓國喊話,希望停止彼此之間的刺激、誹謗中傷,當時人們以為朝鮮立場發生了轉變,朝韓關係有望回暖,韓國朝野更是興奮異常,以為半島統一已經近在咫尺了。金正恩翻臉的頻率比六月天還快,不但繼續挑釁和威懾韓國,而且又開了一款新武器,就是辱罵韓國總統,而且是不堪入耳的語言。朝韓關係一下子從國家關係“墮落”為街頭政治,小混混也不過如此。自從3月份開始辱罵朴槿惠以來,朝鮮似乎已經上癮了,不能不說這是朝鮮政治的退化,年輕的金正恩已經不是魯莽了,還有些低俗。雖然這些語言都是從朝鮮官方媒體或者政府機構中發出來的,但沒有金正恩的許可,誰有膽子如此口不擇言呢?

  羞辱性語言不過是挑釁與威懾的延伸,朝鮮半島之間的對立不僅是軍事上的挑釁與反制,也是意識形態之前的對抗。半島雖然使用統一語言,但是說起話來還是雞同鴨講,韓國本著父愛主義的精神,希望向朝鮮提供援助。如果朝鮮棄核,那麼韓國將向朝鮮進行大規模投資,為朝鮮的嬰兒和哺乳的母親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棄核對朝鮮來說無異於投降,金正恩最強有力的武器將交出去。朝鮮被視為冷戰的活化石,冷戰期間,兩大陣營之間的口水戰也沒少打,只是後冷戰的今天,人們逐漸淡忘了那段歷史而已。

  朝鮮國內的意識形態中充滿了謊言,長期以來的軍事化思維已經滲透到朝鮮語言的每個細胞,語言的對抗性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更重要的是,朝鮮國內政治中已經有了“羞辱”話語的基因,張成澤被處決之後,朝鮮宣傳機器將各種罪名扣到張成澤的頭上,誅心之論滿天飛。

  家族政治的狹隘性和排他性,使朝鮮政治語言帶有強烈的街頭政治的色彩,動輒就上升到人格的攻擊,因為在這種政治體系中只有敵人和順民之分,而敵人並不是人。如此,便可以理解朝鮮為什麼對朴槿惠如此辱罵了,僭越政治倫理底線不過是國內政治在國際政治中的折射。

  核武器讓金正恩難以進入國際社會舞台,而口水核武不過逞口舌之快而已,這兩種武器只能使國際社會遏制金正恩的理由更充分有力。

   作者:孫興傑 國際關係史博士 來源: 搜狐評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