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三精製藥跳樓董事長揭開的天價營銷貓膩

http://www.CRNTT.com   2014-05-22 11:11:52  


劉占濱掌權期間三精的會議費開支(據三精財報)
 
值得警惕是貪腐可能大量存在於類似國有藥企中並形成惡性循環

  典型的中國式廣告藥企都走巨無霸營銷的模式,這也是中國OTC市場的獨特“風景”

  三精及其所屬的哈藥系只是巨無霸營銷模式的一個典型縮影。這樣的拿錢砸印象、砸銷量,普遍存在於中國的藥企中。廣州日報的記者在前幾天就通過整理藥企財報發現,67家已公布財務報表的藥企2013年會議費合計花費超過26億元。廣告費就更不用說了,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醫藥生物板塊公布的108家公司支出的廣告費總額為68.76億元,而2011年該值為57.46億元。

  問題在於,巨無霸營銷往往對應著高投入、低回報,許多企業都為此叫苦不迭。另外,還滋生出其他兩個嚴重的問題,一是虛假醫療廣告;二是把錢都投入到營銷中,就可能輕研發、輕質量。最後,藥企都在進行低層次的競爭。

  這樣“風景”早就被詬病,持續存在、越演越烈很可能與貪腐問題有關

  其實,這個問題藥企心知肚明,媒體和相關專業人士也呼籲已久。比砸錢的營銷模式是非常不健康,也是不可持續的。然而,狀況卻從未好轉。就拿三精製藥來說,在其2008年的年報就提到,“公司所處醫藥行業,且非處方藥(OTC)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目前主導產品葡萄糖酸鈣、葡萄糖酸鋅、雙黃連口服液定位於消費用藥,市場容量大,營銷方式主要為引導消費方式的廣告拉動策略,其營銷模式容易被競爭者模仿,隨時要應對競爭對手在療效、品牌影響、概念挖掘、模式推廣等方面的競爭衝擊。”而根據當年媒體的報道,劉占濱在2009年上任的時候,正是肩負改善三精業績頽勢的使命。沒想到的是,問題不僅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

  劉占濱的問題爆發,也讓人想到,這樣整個行業不健康的砸錢模式的持續存在,是否跟其中巨大的貪腐空間有關?

  一邊拿著巨額補貼,一邊可能存在著巨大腐敗黑洞,醫藥國企值得注意

  不得不提的是,央廣網財經記者就調查發現,三精公司連續多年獲得政府巨額財政補貼,去年達到6087.66萬元。在醫藥行業有很多這樣的國企、一份研究報告就稱,國有企業在醫藥行業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經營效率較低:國有企業在上市公司中約占1/3數量和市值,且在醫藥商業、中藥中的市值占比較高,在化學制劑、生物製品中的市值比較低。而正是“財大氣粗”的醫藥國企的砸錢模式率先砸出了個惡性循環。最後演變成為全行業的大問題,要想競爭就都得搞這套,最後當然是全行業的腐爛、不健康。

  結語:劉占濱之死背後很可能是醫藥腐敗中的又一新模式,即整個中國OTC天價營銷市場的腐敗問題寫照。

  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4-05-22 第280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