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五原則能否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提供理論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14-05-28 09:47:43  


 
  “五原則”的發起者既然是跨越藍綠,因而昨日發布會場背景板採用超越藍綠的深紫色,而且也與現時幾個主要政黨的標誌顏色毫無關聯。張五嶽說是純美感考量,其實也並不盡然,因為倘是出於美學考量,深紫色是屬於於冷色調,令人難以寬快明朗,看不到光明前景。當然,深紫色也可寓意冷靜思考。

  這個“五原則”雖 然傾向於兩岸統合,但其將“中華民國”政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對等並列,並提出雙方均享有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及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關係的權利的 訴求,卻與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國家定位”基本理論頗為接近,卻又在追求兩岸的統合,希望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 的國際法人,似又是對藍綠兩端的“國家定位”論述“和稀泥”,揉合出一個取代“一中原則”的模糊的“大一中架構”,卻與泛藍陣營的傳統論述相比,似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因此,無論是“總統府”,還是國民黨中央,抑或是陸委會,反應都頗為正面,有欣然接受的意況。

  但要將此政治構思化為政治現實,必須闖過兩道政治大關。其一當然首先就是台灣島內必須整合藍綠,按蘇起所言,還得進行公投,形成一個主流民意。由於模糊了“一中”原則,也未提“九二共識”,而且所提“中華民國”的定位也是接近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因而在台灣島內要尋求共識,儘管還將面臨很大的困難,但並非完全無解。

  但蔡英文辦公室卻偏是潑了一盤冷水。如果蔡辦就等於是民進黨中央,“五原則”首先在台灣這一大關就闖不過。不過,由於據陳明通所言,相信蔡英文已看過,而且昨日作出反應都是蔡辦發言人,而不是蔡英文本人,而且這“五原則”對蔡英文“縮短最後一裡路”頗有俾助,因而並非“無彎可轉”。但或可能是蔡英文正為接任黨主席,及籌組中央黨部“內閣”的事務奔忙,未有空暇認真應對,也有可能是時機較為敏感,因而不願對此類議題提前“亮相”。待穩定下來之後,尤其是七月間舉行的民進黨黨代會,中執會和中常會的選舉有了結果,才可抽空思考此類議題。而且,民進黨今年的中心任務,是必須打好年底的“九合一”選舉這一仗,目前也並非是觸及此類議題的最佳時機。或許,明年才是蔡英文開展“縮路工程”的時間。

  其實,最主要的關口,還是在大陸這一邊。以此,據透說參與“五原則”研擬中的一些人,曾多次到北京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並也提及此構思。今後他們或許還將擇時組團到北京,向適當身份的官員介紹並對話。但從“五原則”的主要內容看,要北京接受的難度將會更大。因為儘管其提倡“大一中架構”,卻嫌棄“一中原則”,因而沒有“一個中國”的意涵,及將“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列,等於是承認“兩個中國”。而且,所謂“大一中架構”其實是聯邦制,這也正是北京最為忌諱之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