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藍綠黨魁都有願意面見京官的大動作

http://www.CRNTT.com   2014-06-07 08:54:10  


 
  因此,藉著今秋“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舉行的機會,馬英九以“中華台北經濟體領導人”身份出席的方式“登陸”,民進黨和“獨派”都沒有反對的理由。而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結束後,籍機繼續留在北京的馬英九與習近平,分別以“台灣地區領導人”和“大陸地區領導人”的身份單獨會面,於台灣方面來說,符合“憲法增修條文”和《兩岸關係條例》的定位,民進黨也將無話可說;於大陸方面而言,也不會造成“兩個中國”的困擾,而且還可體現北京尊重“兩岸對等”的誠意。其實,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不久前在與習近平會面時,提出“一國兩區”的概念,就是在為“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定位試探水溫。

  遺憾的是,台灣媒體往往將馬英九出席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與“習馬會”這兩個概念混淆起來,老是說“馬英九在‘APEC’與習近平會面”,這就顯然是觸到了大陸“兩岸領導人會面不要借助國際場合”的忌諱。準確的表述應是,馬英九藉著“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的北京舉行的機會,“下不為例”地以“中國台北(台灣方面可稱為‘中華台北’)經濟體領導人”的身份與會;而在“APEC”領導人正式會議結束後,馬英九繼續留在北京,並與習近平會面,還不已是“國際場合”,符合大陸方面的要求。

  能否籍著“AO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舉行的機會,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結束後∣以外的場合實現“習馬會”,就要看兩岸領導人如何發揮自己的政治智慧了。

  至於蔡英文願意面見張志軍,這顯然是在她要落實其在二零一二年“總統”敗選檢討報告中,必須調整黨的兩岸政策,以走完“最後一哩路”的結論的行為。

  這與蔡英文首次出任民進黨主席不久,當剛任國台辦主任並出任海協會會長的陳雲林,率團到台灣出席海峽兩會協商時,就下令組織動員黨員及支持者,在酒店包圍陳雲林,並演變成街頭衝突暴動,因而被稱為“暴力小英”相比,不啻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