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富人經濟模式逆轉從香港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4-06-11 08:45:51  


 
  也許有一天,香港會不毫不令人驚訝地成為一個精品購物聖地,而全球任何其他地方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香港的愛馬仕(Hermes)店鋪幾乎比紐約市多出一倍,當地的設計師品牌精品店之密集已經高到了如許地步。事實上,在香港你會發現買條愛馬仕領帶甚至比買件普通卡其褲都容易,因為愛馬仕門店的數量甚至超過了中端定位的Gap。

  不過,儘管“肥尾效應”(fat tail)確實很有誘惑力,但我們現在會不會是處在“過猶不及”中呢?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一篇題為“皮凱蒂與富人經濟:貧富差距的復仇”(Piketty and Plutonomy: The Revenge of Inequality)的新報告特別應景地審視了一番香港奢侈品銷量的大幅減少。該報告還提出了一些很有幫助的洞察見解,探究財富高度集中型經濟體(如香港)的意義。

  報告稱,分析“富人經濟”對於投資者理解今日錯綜複雜的市場而言非常重要。“富人經濟”指的是由少數富人帶動整個經濟增長、承擔大部分消費。

  美銀美林警告稱,擺在富人經濟以及奢侈品行業面前的阻力很多,而且對於整個香港而言都是一個大問題。

  報告稱,首先,由於富人群體的資產構成和行為舉止是貨幣傳導機制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量化寬鬆政策走到盡頭時,富人經濟就會遭到衝擊。流動性的收緊或將抑制財富增長的能力。倫敦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s)的股價可以視為反映全球流動性變化的一盞信號燈,而佳釀指數(Fine Wine Index)則尤其能清楚反應中國情況。這兩個指標都在發出警示信號。

  另外一個阻力是新興市場展開的反腐敗運動。根據美銀美林的統計,全球奢侈品銷售的增長中,有一大部分來自新興市場。拿香港來說,靠近中國大陸意味著大陸目前展開的反腐敗運動以及打擊奢侈品送禮的行為可能會給香港帶來影響。實際上,這可以作為近來香港銷奢侈品銷售下滑的解釋之一。

  其他一些分析師已經在質疑打擊奢侈品送禮行為的運動是否其實只是暫時的。考慮到在中國大陸與政府相關的企業數量眾多,這的確是一場範圍深廣的運動。

  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Societe Generale)近日發布報告警告稱,給中國的高端酒類行業帶來推動的相關政府開銷不會再出現了。該行預計將出現一個新的正常的銷售環境,消費者購買酒類得花自己的錢。整個奢侈品行業的銷售環境可能也會出現這種轉變。

  根據皮凱蒂的理論,最富有的10%的人以其他90%的人利益受損為代價來獲得財富的增加。在更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理論帶來的問題無疑就是發生逆轉的可能性。美銀美林警告稱,要當心出現政治分化、尖銳民族主義和國內動亂等問題出現,這些問題都不利於市場表現。該行還稱,長期來看,如果不進行任何政策上的干預,那麼新興市場也可能變成根深蒂固且異乎尋常的富人經濟體。

  考慮到大量證據顯示香港的“極端富人經濟”程度已經很深,該地區政府應當認真對待這些警告。

  如果說出現了“貧富差距的復仇”或者“皮凱蒂逆轉”(Piketty Backlash),而且這些現象最早出現的香港的話,那麼應該不會有太多人會感到意外。如果治理得不到改善,投資者所擔心的可就不再只是空蕩蕩的設計師品牌精品店而已。

  (作者:Craig Stephen  本文譯自MarketWatch)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