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從孔子到胡蘭成看中華文明的氣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0 15:37:50  


 
  胡蘭成是百年來談中國文化最到位的人之一

  胡蘭成除了這兩點會被人詬病、指責和非議之外,我認為,胡是百年來談中國文化最到位的人之一,如果不保留的講,這個“之一”是不太多的,甚至是可以去掉的。他的特色是在於,在這麼多談中國文化的人裡面,他是能回到中國式的思維方式當中去的。這就是為什麼他談中國文化像《山河歲月》,是正經學院出身的人看不上眼的。他們會覺得你寫的這是個什麼嘛?哪像個歷史?可是你去看《史記》,胡的筆法是更接近中國傳統的筆法。歷史裡面有敘述,有議論,又充滿了詩情,換言之,裡面有溫度。這是胡蘭成晚年他整個中國文化大論述裡面最特殊的一點。

  學院的人最不屑一顧的,就是那些完全不是西方的系統,沒有論證、論據,甚至很多細節是有問題的。我朋友楊典就說胡蘭成的書裡面有很多硬傷。在中國的系統裡面沒有什麼硬傷不硬傷的,有缺陷無所謂,只要抓到氣象就對了,只要掌握到大方向就好了。

  我前兩天帶學生去聽戲曲。第一天讓他們聽周信芳先生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我提醒他們,周信芳的嗓子是一種沙啞的嗓子,用我們現在的美聲標準來看,那是一條不及格的嗓子。京劇裡面的旦角程硯秋,也是那種沙啞的嗓子,曾經還壞掉過。但是程硯秋也好,周信芳也好,這兩條有嚴重瑕疵的嗓子,在中國的系統裡面並不被當成是有缺陷的,反而成了有特色的嗓子。在那種有缺陷的嗓子裡面,你能聽到那種很特殊的因子。所以,在中國的系統裡面,外表上有些缺陷,我們並不在意,我們在意的是你背後整體的氣象。今天我們在意缺陷、外表,一篇學術論文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錯,那是受西方思維的影響。西方的思維是不能出錯,不能有瑕疵,要純粹,所以西方人聽音樂要在非常好、非常安靜的音樂廳。聽音樂的時候連咳嗽都要憋著,怕打擾那種純粹。中國人沒有這種純粹,中國人的世界哪有這種問題,你看以前聽戲劇的時候,角兒還沒有出來,大家還在大吵大鬧呢,可是等到角兒一出來,大家自然就安靜了。中國人沒有純粹這種事情,中國人就是你的重點在哪裡,核心在哪裡,你的氣象在哪裡。所以當我們看胡蘭成的敘述,不要在意這也錯,那也錯,要看到他所呈現出的中國文明的樣貌,你會覺得說的真好、令人感動,因為那是一種氣象。

  結語:胡蘭成是百年來談中國文化最到位的人之一,甚至沒有之一。他能回到中國式思維當中去,從中國文化的角度講,看人、看文要看其大方向,要看其氣象,糾纏缺憾和錯誤乃是書生之見。
從孔子到胡蘭成看中華文明的氣象

  來源:騰訊思享會2014-05-14第263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